《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著——2025读书随笔(19)
标签:
季羡林文化读书教育散文 |
分类: 读万卷书 |
这个老头儿 

季羡林
之所以斗胆这样称呼老先生,是因为我“认识”他时,他已经是个老头儿了
先生的名字虽如雷贯耳,但读书时因所学专业相去甚远而未曾“谋面”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故一直无缘翻山越岭去见“他”
工作后,得空重拾“读闲书”习惯
印象中好像是在某一期《读者》杂志上读到了老先生在北大校园与刚报到新生的一段佳话
(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恕不赘述)
或许是和我潜意识中对大学问家的预设相吻合吧 

开始关注了他
季先生在燕园
看到他
初来乍到的毛头小伙儿,难免会“有眼不识泰山”

季羡林,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共党员
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他早年留学德国
精通多国语言(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那时刚参加工作,这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言归正传,书接前面
先生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本书中就有)
季羡林于2009年7月11日逝世,享年98岁
老先生的书,除了一些零零碎碎被刊载在书报杂志上的文章外,还读过一些
尤其是他的散文随笔
比如: **
等
其中的有些文章还不止读过一遍
因为不同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的集子,选录的文章会有重叠
这本自然也不例外,但我还是挨篇认真读完了
仍有再读还新的感觉
这是人们总结的
季羡林经典名句:
1、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2、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3、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读先生的文章,和看见他这个人是一样的感觉
言语谨慎,朴实无华,谦和内敛
就连“人生”这么大一个命题
都让他说的云淡风轻而又头头是道
不艰深不晦涩不卖弄更不故弄玄虚
他真的没说假话
真正喜欢读书的人都懂得
真正经历过人生的人都体验过

人们无论走多远,看再大的世界,最终还是要认识真正的自己
活在当下,当下就是生活
这么有学问的人,精神如此富足的人
这世上有几人能与之同频

难得近百老人,依然思路清晰,笔耕不辍
人生总归有尽头
回望来时路,我们会怎样评价自己,总结这一生 

希望能像先生一样,活到老学到了
通透豁达,开心快乐(*^^*)
与诸君共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