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山西博物院

标签:
山西博物院龙年文化教育旅游 |
分类: 我的城市我的家——太原 |
大年初六,天气晴好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初六一定要出去遛一遛 

“口罩”几年都没有去过的博物院
今天我来了

几年不来,坐车居然坐过了站 

到目的地时已经11点了
吓我一跳
广场上怎么这么多人

走近一看,哦,原来在排队等候入馆
蛇形队绕了一圈又一圈
这个点仍然有人继续加入排队的行列
哈哈 ^_^
原来那才是个“龙头”,“龙尾”真还看不到在哪里
山西博物院 确实值得人们一看再看
但如此“火爆”却出乎我的预料
边走边听,有不少外地口音
最好辨认的是四川口音 

喜欢“安逸”的他们也出行了
还有广东的、河北的、浙江的、贵州的、北京的
不一而足
山西人民敞开怀抱,热烈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家人们

我是自己人,先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进去参观
我先到侧厅看个画展吧
陆贤能 —— 何许人

原来他是太原理工大美术学院(原轻工学校)的老师
祖籍四川,工作在山西
相比较而言,他的学生的作品我更喜欢些
但愿陆老师不会看到我这篇博文 

即使看到,一个外行的话老师恐怕也不会太在意吧
色彩明丽
我喜欢的色调
画展看罢
这边终于不再排队了
大厅内温暖如春,年味浓浓
参观者真是不少

这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好多都是外地的朋友举家出动
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的居多
感觉真好
尽管想拍一张没有人入镜的照片很难
瞧瞧,等了半天,还是被碰了一下
虚了,凑合看吧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
自家馆里的宝贝

爵:是一种饮酒器,一般为圆腹,前有倒酒的流,后有尾,侧面有把手,也称作鋬(pàn,器物上的提梁)
口上有两个伞状柱,下有三足
提梁盉(hé)
盉 :古代温酒器。铜制,象壶而有三足
斝是温酒器,形状像爵,一般为圆口,与爵一样有两个伞形柱,一个鋬,没有流和尾,三足以三棱形居多
我们现在的酒杯不也这样吗
严格意义上讲没啥创新
簋是盛黍、稷、稻、粱等熟食的食器,类似于现在的大碗,形状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
展出的这件卣带有铭文“父徙”二字

by
the way
上海博物馆 有件徙卣非常精美
山西博物院 的鸮卣别具特色,是不是萌宠萌宠的
大家在本馆就能看到
文创产品中有这个,特别好玩
回去时可以给朋友带一个噢 

随州博物馆 的噩侯神面纹卣
北京保利博物馆 的神面卣
这些都是难得的珍品

罍(雷):古代盛酒器或盛水器,形状象壶,有方形和圆形两种
可见鸮在商代的至尊地位
瓿(bù)是盛酒器或盛水器,形似小瓮,圆口,口沿微向内收敛,深腹,圈足
甗(y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中部有箅子)
古人真的很聪明
看到这儿,如果您能把这些古代的酒具、酒器、炊具分清楚用途并叫上名
算您厉害
出来透透气,换换脑子 

他们也累了吧,现在已经是中午1:00了
我问工作人员,预想到会有这么多参观者来吗
答:预想的会多,但没想到会这么多
其实,这里才是来山西博物院应该看的重点
(这些我之前看过了)
晋国霸业
听起来就霸气

朋友们好好看,我要撤了
说走,还是有点恋恋不舍
一楼大厅的展览,再看看
文创产品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极具山西特色的剪纸
这是前来打卡盖章的
这是排队等着要盖章的
像我这种小豆包,只能看着人们的后背干瞪眼 

那也开心
文创产品太多了,太好看了,人多得我根本没法拍照
我太难了 

终于可以站在第一排了

近距离看一眼我非常喜欢的平遥推光漆器
这是个首饰盒
很精致漂亮
今天就到这儿吧
外地的朋友,你们一定好好看看
看看三晋大地厚重的历史
不仅分享山西人带给全国人民的温暖
也请您留下对山西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祝福我们
龙年大吉




龙行龘龘 





前程朤朤 





生活 





前一篇:龙年大吉
后一篇:龙城太原——龙年的第一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