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2022-03-17 09:46:41)
标签:

读书

历史

梁晓声

随笔

杂谈

分类: 读万卷书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我和橘皮的往事    母亲养蜗牛

两篇文章中都写到了作者和母亲,但侧重点各不相同
但无论怎么不同,从中都能看出
一个贫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一个早早懂事的孩子
与母亲的那份深情
为了治母亲的哮喘,不惜去当“小偷”“偷”校了办工厂的橘皮
为了让老年的母亲在他的家里住着不闷
想方设法给母亲找一些解闷的事情做
比如:养蜗牛
......
那点点滴滴发生在母子之间、奶孙之间的事情
让人泪目,令人动容
慈悲善良的母亲,细腻孝顺的儿子,可爱懂事的孙儿
三代同堂
同样温润善良的情感一脉相承
不由得又让人想到那个《人世间》里勤善又坚强的母亲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人们说:女人是一个家的灵魂
是这个普通却也伟大的母亲
用她的温润和坚强滋养着家里的每一个成员
抚慰着每一颗需要温暖的心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我和橘皮的往事

更多的是想表达对那位班主任女老师的敬意和感谢
是她,让一个原本并无恶意却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的小孩子
没有因为这一件事而使其背负一生的耻辱
甚至扭曲了一生、毁掉了一生
这样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想想都觉得后怕
这是梁先生的万幸
能有这样真正懂得“育人”的好老师
乃中国教育界的幸运
更是家长、孩子们的幸运

谁是最可尊敬的人

通过父亲与儿子关于写作文之事的一系列交流对话
说出了人人司空见惯但并不一定都去思考的人和事
有这样两段话愿与大家分享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突然想到了刚刚看过的3.15晚会上曝光的那些不良商家
真真是令人发指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做人做事怎么可以无底线到这种程度
有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又都在哪里?在做什么?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同样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同样要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讨生活
可他们工作虽然低微,但人格人品令人尊敬
尽管这“不能当饭吃”
但人活着不是光吃饭就行了吧

但愿,我们的内心里
对于普通善良的好人们,充满仁和爱的感情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最合适的,便是最美的

道理说起来谁都懂,但真正要弄明白什么是“最合适”的却并不容易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人世间》里周家三兄妹
老大、老二北大高材生
而老疙瘩秉昆
就觉得上有老下有小,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就很好
所以他也一直都在为这老的小的努力工作
让他们和自己都过得更好更幸福
这也并没有影响大家对他的喜欢
反倒更觉真实可信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7)

人世间,有些距离是终其一生都难以跨越的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 荀子
知命?智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
......

一个一个的大小人物
一桩一桩的大小事情
或许这就是真实的 —— 人世间

读梁先生的作品,一个非常深的感触就是
从始至终充满着爱、温润和善良
对任何人、任何事,不见指责,不见抱怨,没有评判,只有态度
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
更多的是普普通通寻寻常常的“一般人”
但就在这普通和寻常间
散发着人性耀眼的光辉
人间的温情
人生的温暖

人对人的爱心应是高于一切的
是社会起码的也是必要的原则
                                ——   梁晓声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