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读书记录(20)——《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王兆骞(一)
标签:
民国清流大师蔡元培周作人读书 |
分类: 读万卷书 |
按惯例,我应该是在读完此书后再来写这篇“记录”的
但实在是有点按耐不住了 
不是激动更谈不上兴奋
而是好不容易理清了一些关系
生怕不及时记录下来
过后再写就不是那个“味”了

这个介绍概括的太精准了
正是怀着对这些远去大师们的无比景仰和钦佩
翻开了此书
这套书(共4本)是我给图书馆推荐的 
第一本共11章,一章写1年
(按现在这种情况,这本书是不是要写11篇了
)
从民国6年即1917年开始写起
这一年,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哇,终于把第一章“啃”完了 
(以前读书似乎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
这是在我之前先读完此书的朋友
还书时用的一个词儿
当时真还没以为然
心想能有多“硬”,还要“啃”
这些大师虽不曾深入的研究过
但其中有不少位,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当一个头两个大、翻前倒后地读完第一章时
我服了 

出场人物众多且不说
才第一“幕”就一下冒出这么多似曾相识其实并不十分了解的人物
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 
原本打算像第一次读《红楼梦》时一样
绘一张人物关系图

后一想,自己又不做这方面的研究
只是喜欢而已,等以后有空再读吧
现在先主要领会精神实质 
(权当是懒人给自己找的借口
)
终归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越往下读越觉得“乱”
资料、内容确实很丰富
但稍显庞杂,前后常有穿越
(刚刚开始读,仅仅是自己此时的一点感受
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倔劲儿上来了
必须再捋捋
这回感觉清晰了很多 
别的大师在此就不多赘述
只想就周作人先生再多说两句
或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
打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里
提到鲁迅(周树人)那是革命的急先锋形象
而说到他的弟弟周作人时
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信息
比如:汉奸之类
而对于他的才学、兴趣、为人处事方面的信息却很少提到
以至于对其人总觉缺少一些全面、客观的认识
却原来他也是学识渊博的大才子一枚
由此也可看出,民国时期的很多大师
皆在多个领域卓有建树和造诣
哲学、文学、训诂、历史、书法
有的甚至对篆刻、收藏也颇有研究
他们大多都有留学、游学的经历
或多或少懂甚至是精通数国语言
所以很多那个时期的国外翻译作品
都是由他们完成的
有的迄今为止仍是同类译作中的最佳翻译
不得不由衷的敬佩这些真正的学者大师

现在的所谓**名师**专家
真难望其项背
当然,鲁迅自有其过人之处
比如看问题深刻,一贯的入木三分
对国人的“人性”从来都是实话实说
有人甚至说他刻薄
“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
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
而如果惊起了较清醒的几个,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再一次领教 
北大自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后
网罗了中国当时很多的英才、奇才、怪才
他们都是当时各科、各界的精英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
也感谢蔡先生为中国打造了这样一所
精英荟萃、氛围自由民主
大师云集的真正大学
正所谓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么重要的一位发现大师的大师
我却只写下这么几个字
也许这是天意
他的伟大和功绩
岂是吾辈可以评说的
它们早已深深的印在每个人的心里
中国文人大多放诞传统,放诞即是真性情流露
更是对抗专治制度的一种无奈姿态
就群体而论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文人最为放诞
最为淋漓尽致
表现了有操守文人的崇高人格
......
(未完待续)
下节更精彩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