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两篇中医冬病夏治的文章

(2011-07-17 15:53:50)
标签:

冬病夏治

艾灸

三伏

未病

健康

分类: 文载荟萃
http://s4/middle/68bb3f4dga83f3237d213&690

通痹止痛天灸疗法有疗效

    天灸疗法由来已久

  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因天灸的药物是自动渗透到人体皮肤或腧穴中,所以又称 “自然灸”或“自灸”。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而进行灸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 “冷灸”。

  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天灸疗法主要有“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根据 “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以经络腧穴理论及中医时间治疗学为基础,在特定的日子选用特定的药物敷贴于穴位之上,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顽固性疾病。

    天灸疗法的药方以《张氏医通》治哮喘方为基础,将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按一定比例(80目),新鲜老生姜去皮后,石磨磨碎,再用纱布包裹过滤绞汁,用密闭容器保存在4℃~8℃低温下,用时倒出(姜汁低温保存下不超过48小时,常温中暴露在空气中的有效使用时间不超过2小时),把药末、姜汁按照1:1比例(如10克药末用10ml姜汁)调和,并制成1立方厘米大小的药饼,药饼质地干湿适中。治疗的时候用5平方米大小胶布将药饼固定于穴位上,达到治病的目的。

    靠改善局部血液供应而发挥疗效

  中医认为,通过发泡性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通过发泡药物产生的灼热感起到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作用;通过发泡还能起到祛腐生新的作用;而“三伏天灸”、“三九天灸”的开展,是药物发泡疗法与时间、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一年中阴阳消长的极点莫过于三伏、三九,其分别是四时阳气、阴气最盛的时刻,故亦是养阳、养阴的最佳时刻。三伏天人体阳气旺盛,此时是使用温阳药物驱逐寒邪的最佳时期。而三九天人体阳气潜藏在内,卫表之阳气不足,此时应使用温阳药物外贴皮肤可使卫表之阳气充足,从而提高抗病力。

  从现代医学的研究来看,由于穴位被发泡的药物强烈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周围的血液供应,同时这种刺激还可起到一种微面积化学性、烧伤性刺激,并对皮肤上神经感觉器首先产生影响,再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机制达到综合调整治疗疾病的目的。

    另外,现代研究证明,通过皮肤发泡能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进而起到未病先防、既病治疗的作用。天灸疗法可通过对细胞因子、白细胞、T淋巴细胞的调节而作用于免疫系统,对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教授  符文彬

                            ——转载至《健康报》2011.7.13

 

冬病夏治也可用三伏灸和三伏补

     冬病夏治是指针对某些好发于冬季,子宫肌瘤,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选择在夏季气温最高、子宫肌瘤阳气最旺之时,趁病情有所缓解,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的一种疗法。对于病症明显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对于亚健康而言,则是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子宫肌瘤能起到很好的防病治病的作用。

   以往“冬病夏治”最常采用的方法是“三伏敷贴疗法”。子宫肌瘤,除此之外,温经开穴“三伏灸”和温通三焦“三伏补”两种新疗法也很有效。

  艾灸疗法是灸疗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可激发人体相关腧穴,打开穴道,再通过经络传输,渗透诸经,以至全身。而且三伏天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经络与脏腑,此时施灸,乘势而为,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针对不同人群的温通三焦“三伏补”,即口服汤药可直接口服,每天3次,每次20~30毫升。平日易感人群,如反复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和卫温肺汤”,它可调和营气,温润肺卫,大大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若平时睡眠不佳、情绪烦躁,胃胀不适,不欲饮食者,则可服用温中散寒化湿之剂 “化湿温胃汤”,它可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化湿和胃,达到调和脾胃的目的;对肾阳亏虚的人群则可服用 “补阳温肾汤”,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达到保元阳、固根本的目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李晓屏

                 ——转载至《健康报》2011.7.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