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影线 下影线 揉搓线

(2011-07-19 14:46:33)
标签:

股票

上影线 下影线 揉搓线

  股指在快速冲高过程中,受阻回落,如果留下较长的上影线,显示大盘将进入调整。而对于个股来说,冲高回落留下长长的上影线,一方面显示庄家在试盘,另一方面说明庄家在拉高派发。  被动回调——短期将收复失地 个股在冲高过程中,突然遇到大盘调整,会引发较大的抛压,庄家会顺势而为,股价重新回到低位

上影线下影线揉搓线(转载)

 揉搓线  股票专业用语,多出现在上涨的势头中,基本图形特征是由一正一反两个T字组成。在上涨中途出现,继续看涨;在顶部门出现,是见顶信号,见到这个信号,要卖出股票;;缩量上涨途中出现的揉搓线是庄在洗盘,是一次极其难得的介入机会。
  庄做揉搓的目的: 1.洗盘 2.变盘在涨势初期出现揉搓线,大多是庄用该方法清洗浮动筹码,以减轻拉升压力。当股价出现了很大的涨幅以后,庄就开始搅乱大家的视线,达到出货的目的。


在K线图中,从实体向上延伸的细线叫上影线。在阳线中,它是当日最高价与收盘上影线价之差;在阴线中,它是当日最高价与开盘价之差。由此,带有上影线的K线形态,可分为带上影线的阳线、带上影线的阴线和十字星。不同的形态,多空力量的判断是有区别的。  一般说,产生上影线的原因是空方力量大于多方而造成的。股票开盘后,多方上攻无力,遭到空方打压,股价由高点回落,形成上影线。带有上影线的K线形态,可分为带上影线的阳线、带上影线的阴线和十字星。不同的形态,多空力量的判断是有区别的。
[编辑本段]应用
样在日K线图上会留下长长的上影线。如果量能配合得比较好,而且股价刚刚脱离主力成本区,这种股票会很快恢复上涨,只要大盘稍微走稳一点,这些股会及时拉高。如上周五受消息影响,股指出现大幅下跌,而当天很多个股经蓄势后正准备冲关,庄家在拉高过程中,遇到股指回调,其个股在冲过之后也抛压加重,庄家只好退缩防守,这种长上影线的个股短线机会极大。在大盘暴跌时,选择长上影线的股票比光头阳线的股票要好。  主动回调——庄家拉高在出货  大盘在平稳运行过程中,个股快速拉高,之后逐波走低,在日K线上留下长上影线,这种股票一般显示庄家拉高派发,至少就快速拉至涨停,之后不断派发,其日K线留下了长上影线。由于该股累计升幅较大,庄家获利较丰,出货有很大的利润,所以短期调整形态明显。由于庄家持仓量比较大,股价还有反复,投资者可以利用反弹冲高时减磅。 总体来看,长上影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突破箱形整理后留下的长上影线;另一类是连续冲高后留下的上影线。前者是短线介入的极好品种,后者应坚决放弃。如果与基本面联系起来研判更好,大盘回调时被动回调出现的长上影线是可以介入的品种,而大盘平稳时个股留下的长上影线应该排除。

上下影线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上下影线是指上影线和下影线,一般情况上影线长,表示阻力大;下影线长表示支撑力度大。不过由于市场内大的资金可以调控个股价位,影线经常被大资金用作骗线,上影线长的个股,并不一定有多大抛压,而下影线长的个股,并不一定有多大支撑,也就是说见到个股拉出长上影线,就抛股并不一定正确。因此,投资者在遇到以下情况时不要惊慌。
  1、试盘型上影线。有些主力拉升股票时,操作谨慎,在欲创新高或股价行进到前期高点时,均要试盘,用上影线试探上方抛压,也可称“探路”。上影线长,但成交量未放大,股价始终在一个区域内收带上影线的K线,这是主力试盘,如果在试盘后该股放量上扬,则可安心持股,如果转入下跌,则证明庄家试出上方确有抛压,此时可跟庄抛股,一般在更低位可以接回。注意,当一只股票大涨之后拉出长上影线,最好马上退出。
  2、震仓型上影线。这种上影线经常发生在一些刚刚启动不久的个股上,有些主力为了洗盘、震仓,往往用上影线吓出不坚定持仓者,吓退欲跟庄者。
  投资者在实际操作时,要看K线组合,而不要太关注单日的K线。需要指出的是,大资金机构可以调控个股的涨跌,但在市值不断增大的市场上,没有什么可以调控大盘的机构。
[编辑本段]实际应用
  一、先长上影线后长下影线:先攻击受阻回落形成长上影线,回落受支撑形成长下影线,经过整理就会继续向上。一般第三天就会向上。如:600161天坛生物在2005年9月21日。
  先长上影后长下影线分为四类,这四类方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成交量来判断和决定后市的方向。
  1、先阳长上影后阴长下影线:
  A、后阴长下影线的量相对前量是萎缩,则后一天看涨;
  B、后阴长下影线的量相对前量是放量,则后一天看调整;
  C、两量基本持平,则看涨。
  2、先阴长上影后阳长下影线:
  A、后阳长下影线的量相对前量是萎缩,则后一天看调整;
  B、后阳长下影线的量相对前量是放量,则后一天看涨;
  C、两量基本持平,则看涨。
  3、先阳长上影后阳长下影线:
  A、后阳长下影线的量相对前量是萎缩,则后一天看调整;
  B、后阳长下影线的量相对前量是放量,则后一天看涨;
  C、两量基本持平,则是标准的看涨信号;
  4、先阴长上影后阴长下影线:
  A、后阴长下影线的量相对前量是萎缩,则后一天看涨;
  B、后阴长下影线的量相对前量是放量,则后一天看调整;
  C、两量基本持平,为标准的量关系上下影线,后市看涨。
  二、先长上影线后长下影线对称形式:如:600770综艺股份2005年8月18日形成长上影线,经过半个月的调整在9月7日形成长下影线。但也有一两天形成的;注意这种形态之间的整理不能超过一个月。
  注意事项:
  1.出现这种长上影线前,K线形态不能出现过双头形态,如果出现过,那么这个下影线是被击穿的。如:600028中国石化在2005年8月11日和8月24日的形成对称,但这个长下影线前是个双头形态,随后被打穿其下影线。
  2、在高位平台整理没有出现过长上影线的平台只出现长下影线,那么这个长下影线随后也会被击穿的。
  三、先长下影线后长上影线:先获支撑后攻击,攻击不成功形成上影线,那么就会回落。一般是第三天回落。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股指在快速冲高过程中,受阻回落,如果留下较长的上影线,显示大盘将进入调整。而对于个股来说,冲高回落留下长长的上影线,一方面显示庄家在试盘,另一方面说明庄家在拉高派发。
  被动回调——短期将收复失地
  个股在冲高过程中,突然遇到大盘调整,会引发较大的抛压,庄家会顺势而为,股价重新回到低位,这样在日K线图上会留下长长的上影线。如果量能配合得比较好,而且股价刚刚脱离主力成本区,这种股票会很快恢复上涨,只要大盘稍微走稳一点,这些股会及时拉高。如上周五受消息影响,股指出现大幅下跌,而当天很多个股经蓄势后正准备冲关,庄家在拉高过程中,遇到股指回调,其个股在冲过之后也抛压加重,庄家只好退缩防守,这种长上影线的个股短线机会极大。如宝石A(0413)在2004年11月24日一度冲高到12.99元,之后随大盘回调至12.48元收市,留下了较长的上影线,由于其回调是受大盘的影响,而突破形态仍然明显,在之后的一周内,该股果然快速拉升,不但收复上影线的失地,而且还再上一层楼。与之类似的还有西北轴承(0595)、长江投资(600119)和林海股份(600099)。这样在大盘暴跌时,投资者选择抗跌股获利的机会就多一些。而11月24日青岛双星(0599)虽然走强,但上影线并不长,相对来说,投资者的获利空间也小。所以,在大盘暴跌时,选择长上影线的股票比光头阳线的股票要好。
  主动回调——庄家拉高在出货
  大盘在平稳运行过程中,个股快速拉高,之后逐波走低,在日K线上留下长上影线,这种股票一般显示庄家拉高派发,至少就快速拉至涨停,之后不断派发,其日K线留下了长上影线。由于该股累计升幅较大,庄家获利较丰,出货有很大的利润,所以短期调整形态明显。由于庄家持仓量比较大,股价还有反复,投资者可以利用反弹冲高时减磅。如黎明股份(600167)于2004年11月13日创新高后回落,留下长上影线,之后进入全面调整。
  总体来看,长上影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突破箱形整理后留下的长上影线;另一类是连续冲高后留下的上影线。前者是短线介入的极好品种,后者应坚决放弃。如果与基本面联系起来研判更好,大盘回调时被动回调出现的长上影线是可以介入的品种,而大盘平稳时个股留下的长上影线应该排除。
  下影线预示重要作用
  在日常K线图中,经常有下影线出现,而下影线的形成是由于盘中最低价与收盘价或开盘价不同造成的,如果当日最低价与收盘价相同就形成光脚的阴线。其实,多数有下影线的K线并没有太大的分析价值,一般只有少数下影线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对这类下影线的K线图进行分析,对指导后市投资具有较大作用。
  就一般情况而言,日常的K线往往都有下影线,下影线为0的情况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全天以一个价格进行交易,即某只股票全天跌停或者涨停,这是一种极端情况;一种是最低价与开盘价或者与收盘价相同,前者是光脚阳线,后者是光脚阴线。除了涨停的情况之外,其他的几种情况都显示市场处于向下趋势,表明后市继续下探走低的概率较大,是看空的信号。
  但极端的情况毕竟较少,而且一般的带有下影线的K线图意义不大,所以这里主要介绍具有突出和典型意义的下影线形态。当市场或者个股股价出现相当跌幅之后,市场价格已经大大低于平均成本,此时有卖出意愿的投资者减少,抛出的筹码极为有限,但同时也没有太强的做多意愿,在这种状况下,市场随时可能会出现扭转的势头。如果市场(个股)出现了带长下影线的K线,往往意味着市场随时可能出现扭转。这种有预示扭转作用的下影线有几种情况,包括十字星、带长下影线的近乎光头的阳线,其中以十字星的形态居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投资者就应该高度关注,因为市场或个股可能随时出现趋势的扭转,至少是在一个阶段内不再看空了。
  需要注意的是,出现带长下影线的K线预示市场(个股)底部的到来,所以它的前提是市场(个股)经历了相当幅度的下跌,带长下影线的十字星或者阳线才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止跌信号,表明市场(个股)在探底之后又被拉起,做多的意愿增强。但并非出现这种形态市场(个股)就能立即企稳,有的时候还需多次出现才会真正完成趋势扭转。与此同时,投资者需要结合市场其他信号综合分析,不要单凭一种信号就武断地作出判断。而且,这种形态如果出现在上升通道中则没什么意义,横盘中的意义也不大。 [1]

谈谈K线的“揉搓线”组合形态

   K线技术(蜡烛图技术)已经经历过数百年资本市场的洗礼和检验,K线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图表分析技术,K线技术是投资者需要掌握的很重要的基础分析技术之一。

   K线技术直观,生动,快捷,常常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作用,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K线技术做为单独的图表分析技术是极其有效的,同时他又不排斥其他分析技术方法,当你把K线技术和其他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技术合成体。

   我认为和影线有关的K线形态市场意义清晰,图表形态好认,出现次数频繁,是初学者容易学习掌握的形态分析。影线分析在K线分析技术中是很重要的一种分析。由于影线和K线实体的长度不同可以形成一些特殊形态的K线,这些特殊形态的K线和较长的影线可以反映出多空分歧的强弱程度,可以反映出多空博弈的状态,可以用来判断趋势的发展,可以用来判断拐点的形成。

   一,K线的“揉搓线”组合形态

   我和朋友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种“日本蜡烛图技术”中没有提到过的K线形态――“揉搓线”组合形态,我认为这种以影线为主要特征的K线形态,市场意义清楚,出现次数较多,规律性较强,比较具有实战意义。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稳定的上升趋势中,有时会在一颗阳线之后(特别是在长阳线之后)出现一颗带有长上影线的K线,然后再收出一颗带有长下影线的K线,在上影线和下影线“震荡揉搓”之后快速拉出阳线继续上涨,我把这种K线组合称之为K线的“揉搓线”组合形态。

   二,“揉搓线”组合形态的市场意义

   1, 在上升趋势中的一颗阳线之后,收出“长上影线”,表明多方在主导股价上涨中遭遇到空方的有效抵抗,股价大幅回落。这种长阳线和之后的长上影线组合,通常给人以“流星线”组合的印象。第二天股价在盘中大幅下跌,使人误认为`7、D8`!3E3走势确认了昨天的“流星线”组合,原来的上升趋势将会结束,从而使投资者看空,做空。

   2, 但是股价在当天收盘之前又大幅度拉起,使得`7、D8`!3E3的大幅下跌变成“长下影线”,表明多方表现强烈,进行了有效的抵抗,原先的上升趋势得到维护。

   3, 第三颗K线以上涨的阳线报收,恢复了股价原先的上升趋势,宣告了“先上影线”和“后下影线”的组合形态仅仅是上升趋势中的一次震荡,好像洗衣板的一上一下的“揉搓”动作,是一次清洗浮筹的洗盘行为。

   三,“揉搓线”组合形态的注意要点:

   1,“揉搓线”组合形态一定要先收出长上影线,后收出长下影线,是2颗K线的组合形态,由于其形状类似于螺旋桨,所以称其为“上升螺旋”。

   还有一种“螺旋”组合形态,是先收出长下影线,后收出长上影线,通常其后的下跌概率较大,因此称其为“死亡螺旋”。这种“死亡螺旋”组合形态的市场意义,可以类比“揉搓线”组合形态的市场意义的分析,来进行分析。

   2, “揉搓线”组合形态是上升趋势中的一次震荡洗盘,是上升趋势延续的特征,所以在出现“K线揉搓”组合形态之后,必须收阳上涨,如果不能收阳上涨,则“揉搓”意义不成立,是“该涨不涨”的形态,注意防范下跌风险。

   3, “揉搓线”组合形态主要在稳定的上升趋势中使用,其后的表现是上升趋势的延续;因此在判断“揉搓线”组合形态的时候,一定要看股价的小趋势和中趋势是否多头向上,大盘的小趋势和中趋势是否多头向上。

   4, 股价在横位震荡时,特别是在小箱体震荡中出现“揉搓线”组合形态,其上升的可靠性不高,主要表现为震荡。当大盘处于行情尾声的高位横盘末端,这种“揉搓线”组合形态甚至会出现下穿箱体底部下台阶的走势;

   5, 当股价处于下降趋势中,在连续下跌的低位出现“揉搓线”组合形态时,其主要的市场意义是急跌之后的下影线,而不是“揉搓线”,其后可能出现的是急跌反弹,而不是上升趋势的延续。因此一定要主意“揉搓线”组合形态出现的趋势背景和相对高低位置。

   6, 和所有的技术分析一样,“揉搓线”组合形态也是一种概率的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