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一直要回家乡办事儿,因为疫情几度耽搁,上个月底终于成行,5月28日我带着她和小小妞一起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小小妞在家没人带,只能我带着走,其实暑假回家乡最好,不耽误她的入园时间。但老妈等不及,那只能行程上安排满满,因小小妞每耽误一天入园,也损失不少大洋。
现在从北京到吉林市有特快高铁,只有不到5个小时车程,但因为是在白天运行,所以会浪费不少办事儿时间,最终还是选择了夕发朝至的特快列车。小小妞最喜欢这种列车了,可以爬上爬下,各种折腾......,现在买票不加钱你都没把握能不能买到,其实乘车人根本不多。但不加钱就是显示排队,就是不给你出票,没办法每张票多加了20元,给了一张上铺一张下铺,我和小小妞挤在上铺里,一夜我也没睡踏实,怕她掉下来。
坐车也不耽误上课,上了一节思维课,网课最不友好的就是毁眼睛,最好的就是时间灵活,只要有网络哪里都能上。
老妈带了8份礼品上车,每份至少有8斤重,在北京站直接找小红帽顺利进站上了车。可到了吉林站,没有小红帽。站台工作人员看着我们老的老小的小实在没办法带着那么多的行李出站,于是好心地帮我们联系了车站里打零工的工人,我们付费他们才帮着把全部行李拉到了租车行指定的地点。非常感谢站台的工作人员,否则我不知道何时才能把行李运到目的地。从北京出发前几天我就在吉林市租了一辆那个平台上仅有的最大车型1.4T的SUV
,有点儿小,后备箱根本装不下我们的礼品和行李,有两个大行李箱子就只好放到了车后排,后备箱被礼品挤占满了。尽管车子不太满意,但有了车子还是方便多了。办好租车手续,车站附近吃了早餐又租了间钟点房洗涮完后就奔向第一站,见我的一位朋友。我93年初离开吉林时的档案挂靠和当时二哥一家从家乡煤矿调到吉林市的工作都是他帮的忙。快30年了,他已经是奔7的人了,但精神状态不错,还在做承包商,干一些小工程。
见面后就我的档案问题讨论完约定6月1号我再次返回吉林就去找我的档案,然后和他共进午餐后就奔向舅舅家。舅舅家就住在松花江畔,饭前在村里转转,饭后到村边的花海走走。
美丽的耶稣光
虽然是花海,此时的花还都用大膜包裹着,尚未开放。待到盛夏和初秋满山烂漫时,我就在朋友圈欣赏那美景。
第二天早早起床吃饭后就出发县城买各种供品和烧纸给爸爸上坟去了,小小妞第一次来到坟前有点紧张和兴奋。挨到按辈份磕头环节有点儿按耐不住,也有点儿不好意思。
中午在县城和舅舅一起吃过饭后,我们入住酒店,舅舅在县城办事后就返家了。晚上在这里和表舅一家就餐。
次日中午主办妈妈的三件事儿,有舅舅做引导,前两件事办得奇快,第三件事就是等待的时间太长了,但好在上午就全部办完。
然后妈妈午餐前还把回京的伴手礼也买好了。中午又是和舅舅一家共进午餐。
下午又和舅舅舅妈一起去探望了一位表大姨,妈妈和舅舅的表姐,这几年走动有点儿少了。好在地方小,住的又是家属院,所以好打听。大姨已经瘫痪在床很多年,在床前伺候她的小儿子也已经60多了,小儿子生性干净,伺候的非常好,家里没有不好的气味,被褥极其干净,瘫在床上好多年也没有生褥疮,真是太不容易了。
然后又去探望一位老邻居,妈对她的感情特别深,长我妈妈10几岁,对妈妈特别好。可惜已经老年痴呆很多年了,好在身体没其他的毛病,能吃能走,伺候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即使这样也是两个60左右的女儿轮流伺候着,相当地累呀。
看到这两位老人无限感慨,她们的儿女多,晚年生病还算好,有人管。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都是一个孩子,虽然我有三个女儿,但现在社会孩子们的生活压力这么大,我也不太想拖累她们。还是好好地赚钱,到时把自己送到高端一点儿的养老院吧。
随即往吉林市走,高速临时封闭,走国道多花了很多时间,但因路途不远,入住酒店后也才晚8点多。小小妞和姥姥在车上睡了一觉状态挺好,可我这一天累坏了。
次日也是早早起来去酒店自助饱饱地吃了一顿,然后姥姥带小小妞在酒店玩儿,我就去办事儿了。当日细雨濛濛,办事的地点离酒店都只有几百米,一路步行。因我档案挂靠的机构早就不存在了,打了好多电话,跑了两个地方也没有找到我的档案。于是决定还是找相关人员从源头再次捋捋,当天就不再跑了。此时已近中午,出发去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小县城,到了那里已经近1点了,见了两位亲戚后即又返回吉林。
返回的列车从长春出发,我租的车忘记提前一天办理异地交车手续了,如果此时续办,费用很高,最后决定坐高铁到长春,到了长春不用出站,中转等车还算方便,没有花费太大的气力。
2号早上6点多火车就到了北京站,打车回到家中,刚好赶在二个妞上学前,于是两个妞一并送走,让我休息休息一下。
5天4夜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妈妈的事办得顺顺利利,虽然我的事还待解决,但本次旅行的最主要任务是完成了,也算圆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