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蛹变成了什么》教学设计

(2010-06-18 14:41:26)
标签:

蚕蛾

雌蛾

雄蛾

蚕蛹

蚕宝宝

分类: 师者·教学设计

《蛹变成了什么》教学设计

尚志镇尚义小学    苏喜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蚕蛹经过10天一15天,会变成蚕蛾。

   2、知道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行为。

   2、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到生命的神奇。

   2、进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蚕蛾标本,蚕宝宝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我们一同观察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蚕宝宝的生命从卵开始,卵孵化成蚕,蚕又变成蛹,蛹会变化吗?蛹又会变成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

  (一)交流新发现

   1、哪位同学知道蛹会变成什么呢?(板书课题)

   2、我们一起来观察标本看看蛹到底会变成什么吧!

   3、小组领取桑蚕生活史标本。

   4、观察讨论。

   5、汇报结果。

  (二)观察蚕蛾的行为

   1、经过观察后发现蛹变成了蚕蛾,大家想不想看看蚕蛾会做些什么?下面老师请大家一起来看蚕蛾的活动录像,我们一同来看看蚕蛾都做了些什么?

   2、播放蚕蛾课件。

   3、小组讨论。

   4、汇报交流。(蚕蛾不吃也是喝,但它们交尾产卵)

   5、总结:蚕蛾交尾产卵是为了繁殖后代。产卵大约500粒,刚产下的卵是淡黄色的。

  (三)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

  1、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2、然后观察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器官?

  3、归纳总结:蚕蛾的身体部分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蚕蛾长有2对触角、3对足,2对翅膀。

 (四)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

  1、承担产卵重任的雌蛾还是雄蛾?怎样区别蚕蛾的雌雄?

  2、观察正在交尾的两只蚕蛾,比较看看有什么区别?

  3、小组交流:

(1)有一只蚕蛾的体形较大,另一只的体形较小。

(2)一只蚕蛾的翅膀较小,爬行慢;另一只的翅膀较大,爬行快。                                                                                                                                                                                                                                                                     

 (3)一只蚕蛾的触角是灰色的,另一只的触角是白色的。

   4、小组讨论:哪只是雌蛾,哪只是雄蛾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5、总结: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的是雌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的是雄蛾。

   6、拓展延伸:观察小组中的标本盒中的蚕蛾,小组讨论是雌蛾还是雄蛾。

   7、汇报交流。

  (五)画蚕蛾和蛹的图

   1、分别画出蚕蛾和蚕蛹

   2、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相比,找一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身体的哪些部分发育成的。

   3、小组讨论交流。

   4、汇报成果。

   三、拓展延伸

   1、蚕蛾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1对触角、胸部长有3对足和2对翅膀。在上一学期中我们一同研究过的哪种小动物也与蚕蛾一样的身体特征?

   2、指生回答:蚂蚁。

   3、再一同观察P30页的蜻蜓图,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蚂蚁、蚕蛾、蜻蜓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称为昆虫。

   5、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昆虫?

   6、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四、归纳总结

蚕宝宝的生命从卵开始,卵孵化成蚕,蚕又变成蛹,蛹又变成蚕蛾,蚕蛾交尾产卵后,便会死亡。蚕蛾产下的卵又会孵出新的生命……

   五、板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