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解析
(2011-06-08 08:50:21)
标签:
教育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解析
双城市第四小学团队
解析者:关丽杰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第2号团队的选手,今天,我抽到的是5号题签,题目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节,例 1、2 ,教材第104 页至105 页。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解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学生已经理解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第四单元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通分的方法,同时,三年级借助直观图初步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也将为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除法计算和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铺垫。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例1 :同分母分数加法
(1)由一家三口分吃大饼引入。
(2)利用整数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利用已有的分数加法知识进行计算。
(3)给出规范的书写过程,其中(1+3)/8,计算熟练后可省略。
(1)由小朋友倒矿泉水引入。
(2)利用已有的分数减法知识进行计算,说出算理。
(3)引导学生由整数加法的含义推出分数减法的含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
结合例1、例2,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就本节课的知识而言,主要解决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的问题,就这两个问题而言,我认为,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是相辅相承的。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年级上册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但当时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引导总结一般的计算方法。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
三、学情分析。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及加减法的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五、教学实施的思考。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2. 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3.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4、关注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作用相统一。
就这一教学内容而言,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相信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给学生以相对宽松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适度地退到幕后,让出展示思维的舞台给学生,在教师恰到好处地点拨中,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五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欲言未尽,以上就是我的教材解析,它代表着第四小学数学团队的集体智慧,不当之处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