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乒乓球项目发展汇报
一、1、项目属性
二体始建于1956年4月,青岛市政府正式命名“青岛市第二体育场”。青岛市第二体育场乒乓球队成立于1960年,1996年成立青岛市专业乒乓球队,2000年12月份与鲁能合作,成立“鲁能乒乓球队青岛训练基地,还被国家乒羽中心命名为“2005-2008全国重点乒乓球学校”。
青岛市第二体育场乒乓球队共有队员接近200人,分业余训练和三集中训练两部分,从基础抓起,一步一步进行培养。通过近几年二体与鲁能俱乐部的合作,2005年成立东亚国际乒乓球俱乐部,引进了大量其他省市优秀的运动员,扩大了影响力,从而带动了训练,使青岛市乒乓球运动在这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乒乓球是我场的标志性项目,培养出乔云萍、张继科等世界冠军,还有像方博、宋鸿远、冯极等90后国手,目前国家队6人,省队5人,鲁能总部16人,解放军队2人,市队150多人。
2、以往成绩
乒乓球队经过像王泽甫、姜德君、周鹏举、申蓬华、赵仁惠、董熙、周震华、荆涛、宿磊、杨峥等几代教练员们的努力和辛勤培育,大批优秀运动员被输送到国家队、省队、八一队、鲁能队以及各大重点院校。其中有世锦赛女双冠军、奥运会女双亚军乔云萍;亚洲少年锦标赛冠军、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黄大伟;全国第二届城市运动会女双冠军赵霞、杨海玲;亚洲少年锦标赛冠军、全国少年冠军潘罡;欧锦赛女单冠军、世锦赛女单前八李佼;全国少年冠军张维娜;亚洲青少年冠军、六城会男双冠军张继科、周鑫;全运会亚军、乒超联赛冠军姜华珺;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获得世界杯团体冠军,还获得了乒乓球世界锦标赛混双银牌、全运会男团冠军;乒乓球运动员陈梦获得全运会女团银牌、亚洲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冠军;乒乓小将方博、周鑫、杨晓夫、陶文章获得全运会男团第四省运会冠军更是数不胜数,输送到各专业运动队有近百人。另外,二体乒乓球队还培养出多名裁判员、管理人员以及学校的骨干,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教练员队伍现状
现在的青岛市乒乓球队,中级教练4人,初级2人。主教练是本项目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队和副教练协助主教练搞好管理工作。他们从事过多年的专项训练,有丰富的乒乓球训练经验,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尽职尽责,为国家队、省队培养出一批优秀后备人才。
4、训练设施条件情况
在市政府和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二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先后修建了综合训练馆、力量训练房、浴室,并且按时更新球台,为训练创造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5、运动员来源
运动队每年都通过各种方式面向全国进行选材,除了自身培养以外,有的是从各地市基层俱乐部、学校选来的;有通过参加各种全国比赛选来的;还有各地市推荐来的,大面积网络全国优秀人才。
6、输送渠道
我场运动员主要的输送方向是省队、八一队、鲁能俱乐部和国家队。
7、社会认可度
乒乓球作为国球,没有大强度身体对抗,是群众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每年国家乒羽中心组织的比赛大大小小约有上百场;同时乒乓球项目又是我们青岛在山东的优势项目,在我市拥有极高的地位,我市每年的的乒乓球比赛更是数不胜数,如即发杯、市北杯、市运会等等。
8、保障措施
结合我场实际情况,严格了考勤制度,制订了选材输送管理制度,比赛管理制度和运动员宿舍管理制度等等。结合工作实际,在“落实”二字上下功夫。检查运动员宿舍的安全用水用电和卫生;严格监督检查教练员们的训练计划;每周利用例会时间对上周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工作任务目标进行布置;加强值班力度,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调整了管理人员,使工作能更好的进行。我们在运动员的上学、户籍管理以及运动队入退伙各方面都有了专人负责,平时经常联系学校老师以及教导主任,掌握我场上学运动员的一些表现;与分管派出所多沟通,了解户籍方面的动态,这也为更好的管理队伍打下了基础。
二、主要措施
1、完善创新管理体制
恢复青岛市乒乓球专业队。目前我市只有鲁能青岛一个专业队,并且注册名额受到限制,名额全部被鲁能和山东队占据,很多优秀的苗子参加不了适龄的全国比赛,也因此流失了不少好队员。成立专业队一方面可以保证队伍注册参赛,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我省增长训练点,为以后向省队、国家队输送高水平人才打下基础。
扩大金牌运动员队伍规模、提高大赛竞争能力为目标,抓紧补充和调整好运动员队伍。要妥善安置好退役运动员,加快培育新生力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激励有潜力的老运动员继续为完成奥运会、全运会任务贡献力量。要以战略的眼光,及早动手,抓紧落实,积极引进国内高水平运动人才,要高度重视引进工作。要通过联合培养、协议计分、双方联合组队参加部分比赛(如城运会),做好协议交流工作;全面加强与省以上运动队的交流合作;要借助其教练人才和科研优势,以此拓展我省金牌增长点,形成夺金的一支生力军。
2、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3、进一步完善训练设施
现在我场训练馆,面积较小,设施较为陈旧,学生宿舍条件也较差,相比起鲁能乒校一千多平方的训练馆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乒乓球项目的发展。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场将扩大场馆面积,不断地更新设施设备,争取在训运动员每两人有一张球台;改造运动员宿舍,改善运动员的医疗、生活条件;在球馆装上暖气,使运动员能在一个比较舒适的条件下训练。
4、提高体育科研水平
5、有效拓宽选材渠道,建立科学的选材网络
改革业余训练,促进体育人才开发。业余训练的主要任务是输送人才,衡量业余训练工作好坏的标志是输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我场可根据青岛市乒乓球运动的特点,联系市体育局和市体育总会,调整项目布局,在各个区市设立输送点,增加俱乐部联赛,充分调动各个区市体校、业余俱乐部的积极性。另外,拓宽输送渠道,与省队、八一队、鲁能总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按照“突出重点,完成省运会任务,争取奥运突破”的原则进行调整,逐步形成我场体育的传统优势。
6、进一步探索与高校及中、小学、区市竞技体校的合作与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