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小豆豆,我知道最近你正在为亨德尔的作品而无比烦恼,我写下这些文字,也许可以帮助你了解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并且因他与命运和健康作的不懈斗争而感动,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顺利通过这次十级的测试,加油哦!
亨德尔是西方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师,被称为“圣乐之祖”,特别是在他中风而又奇迹般康复后写下的《弥赛亚》,更是为他赢得了永垂史册的地位。
茨威格不会象其他平庸的传记作家一样,从出生开始写,直写到他老死,永远是一条线到底。茨威格是从1737年4月13日下午,也就是亨德尔52岁的某个下午开始记录,因为这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的开始点。
那天的午后,亨德尔因为盛怒而导致中风,以致于右半身瘫痪。但是亨德尔并没有沉沦,正如茨威格说写的那样,在他僵硬的去壳下有着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那就是意志——他生命中的原动力。他还要活下去,他还要创作!他每天坚持在滚烫的温泉中呆上九个小时,而不是医生说的三小时,而奇迹也就此产生,在三周之后,他居然康复了,并且可以自如地演奏管风琴。于是他再次如痴如狂地投入到他的音乐生涯之中。但是命运再次和他开了一次不小的玩笑,虽然他创作了《扫罗》、《诗人的冥想》等作品,但是因为战争,使他的剧场入不敷出而倒闭,更可怕的是他的创作灵感也随之枯竭了,他变得绝望而空虚,又一次跌入了无边的低谷。但是他不会就此沉沦。
1740年的8月,亨德尔收到了诗人詹宁斯的剧本,也就是后来成为不朽之作的《弥赛亚》的剧本。“鼓起你的勇气!”这第一句歌词就像是上苍的指引,召唤着绝望的作曲家,唤醒他沉睡的灵魂,他的创作灵感在瞬间就爆发而不可收拾。激情象火焰一样,让“他无法停住,就像一艘被暴风雨鼓起了风帆的船,一往直前。”整整三周,他不停地写着,写着,直到手指发疼,他还在写着,没有疲倦,只有翱翔的旋律,只有对音乐的虔诚,于是短短的三周,亨德尔完成了他最为伟大的作品《弥赛亚》,这是难以置信的奇迹!
1741年的春天,《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他还是贫困潦倒,但是他还是把这部作品演出的所有收入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并且每年他都会亲自指挥演出一次这部作品,为孤儿院募捐,甚至在他双目失明以后,他依旧坚持这这个善举。
1759年,74岁的亨德尔已经身患重病,但是他依旧站在了指挥台上。茨威格这样描述他的最后一次演出:“他——一个身躯巍巍、双目失明的瞎子就这样站立在他的忠实的信徒们中间,站在音乐家和歌唱家中间。虽然他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当各种器乐声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向他滚滚而来时,当成千人的赞美歌声象狂风暴雨向他袭来时,他那疲倦的面容顿时显出了光彩,变得神采奕奕。”
我们应该记得这几个日子:
1737年的4月13日,亨德尔因中风而倒下;
1742年的4月13日,亨德尔最伟大的作品《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
1759年的4月13日,亨德尔这位音乐巨匠离开这个世界。
这也许是宿命,也许只是一个巧合,4月13日是耶稣的受难日,第二天就是复活节了。亨德尔是带着上天的旨意来到这个世界,在完成了使命后,悄然离开。 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对上天的无限的敬意,充满着对生命的歌颂。
豆豆,你现在在练习的他其中的一首《赋格》,我觉得是一首充满了阳光和蓬勃生机的曲子,所以应该从容而有力度地去演。我觉得你多接触这样的的曲子对你帮助会很大,因为你对肖邦的特别的喜爱,使你对很多作曲家的作品的表达都有很大的局限。妈妈一直和你讲文如其人,看到文字就可以知道写文章的怎样的一个人,其实乐曲也一样。一个对生命无限热爱的人,一个和命运坚强抗争的人,一个对上天充满无限敬仰的人,他的作品必然也是积极乐观、淡定从容且充满力量的。
加油吧,宝贝,妈妈相信你可以,就如《弥赛亚》的起始“鼓起你的勇气!”成功在不远的地方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