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评《釜山行》:变成僵尸看看自己

标签:
釜山行僵尸王帅和王帅一起看世界 |
【本影评由微信公共平台“和王帅一起看世界”提供王帅带您搜索前沿资讯分享人生感悟 挖掘电影内涵 领略趣事奇闻 欢迎关注 二维码在下面】
http://s1/mw690/001UTam3zy75kmef7J630&690
本作中的角色设置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几乎代表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并且都是各具特色,人物关系非常有层次,这就给剧情的发展带来稳定的逻辑结构关系,包括了老中少病残幼,而这其中还包括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可谓将所有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角色囊括其中,使影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而这个体系又被禁闭在一列非常熟悉的火车上,这个设计虽算不上巧妙,但是非常扎实。笔者之所以用了扎实这个词,是因为面对灾难题材电影,很多前作都是采用了禁闭室的结构,例子不胜枚举如《狙击电话亭》,可以说,本作从格局、结构到角色构成,并非是一次精妙的设计,但是确实一部教科书式的扎实设计,几乎没有瑕疵。
http://s8/mw690/001UTam3zy75kmfhGsfa7&690
有些人认为,很多国外的灾难片往往是这样一个套路,一个过气的主角,再遭遇看某次意外后重新拯救世界甚至拯救人类,而本作恰恰与之相反,都是带着性格或人性缺失的人物,有人说这是拿来主义于本土化的嫁接,笔者认为为什么不可以呢?况且本作已经力求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灾难片,这种更加“接地气”的模式是应该被肯定的。
《釜山行》作为本作的片名并未和僵尸联系到一起,笔者必须给点赞。在很多灾难或惊悚电影中,影片的特效占据了电影非常多的噱头,例如血腥的撕咬、山崩地裂的地震等等,而本作中,无论你是否喜欢这类镜头,你都很少会发现血腥的画面,甚至没有一个特写,导演的表达上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了情感上,而并非直来直往的感官刺激,在不知不觉中,观众已经轻易的被导演拉近了一场人性的情感游戏,那些僵尸尽管频繁出现,却根本抢不到风头。
本作更加注重的是角色的情感表达,在生死面前,对同类的生命的轻蔑,自然有冷酷有无情,处处照亮人性的暖和冷,并且不暴力,不说教,男主角接到母亲电话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一场人类与自己的较量拉开了序幕。在道德的考验面前,一个个代表性的角色似乎进入了一种无序的,无政府的状态,在没有任何政治、阶级、地位的束缚下,反写了人性的脆弱和强大,把现实赤裸裸的放在阳光下,一场好戏水到渠成。
在表达上,本作的节奏把控相当的耐心精准,也许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似乎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也似乎能预测接下来会怎么样,但是我想任何观众都没有着急,也没有觉得剧情拖沓,每个桥段总是在合适的时间节点上出现。或许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假如观众你就是僵尸,也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人类是多么可怕,从这两种角度来说,主动与被动都依然可以有一个流畅舒服一气呵成的节奏贯穿始终。
http://s14/mw690/001UTam3zy75kmgdsQJ8d&690
影片的结尾,有个朋友问了我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最后都死光光了?就剩下一个孕妇和孩子两人,在我看来我是这样理解的,在整个事件中,从政府一开始的欺骗是暴乱直到最后变成灾难,我们看到了好人与坏人,而其中也并没有完全的好人与坏人,所有人的目的都是为了活下来,尽管每个角色都被刻画的相当鲜明,人类情感都经受了相当大的考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依旧是令人失望的,观众是带着不悦的心情进入结局的,我们为什么不留下爱和希望呢?而孕妇和孩子正是这两种人类文明的代表,电影真正的映射的是社会、政府、阶级等等,而并非对人类丧失感动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