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中国人的“找人”文化

(2011-10-19 13:50:59)
标签:

杂谈

这几天关于两岁女孩被碾压无人伸手援救的事件被媒体放大了不少。而其实在这

个和谐的社会里,总会有很多角落我们没有注意到或者我们根本就是在回避。类

似的事件还有老人摔倒无人救助等事件,此类事件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很多外媒

都在叹息中国的这种道德丧失的严重性。然后我们更深的应该还会看到更多的问

题。我们的社会其实最最缺乏的是一种叫信任的东西。就是因为丧失了这种呢信

任,才会萌生出很多道德意外的事情。比如,我今天要谈到的“找人”。
“找人”这个词我不知道对于南方的朋友能不能理解。我们北方人所谓的“找人

”简单的说就是托关系办自己的事。就是暗箱操作。当然了,这其中可能会涉及

到权和钱的交易,或者是亲属之间的亲情关系等等。
举几个例。比如,我的母亲前一段的手术就“找人”了,少花了不少冤枉钱,而

给主刀大夫的红包自然没少。我的一朋友驾照的外路考试顺利通过,前提是给考

官拿了300块钱,而另一个同车的考生因为没给钱而未能通过。我已经不止一次

的听到在类似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的考试中,因为面试没有“找人”被最终

拿下的案例了。等等。甚至简单的说,现在很多地方连让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去

哪个学校去哪个班都得“找人”。

http://s16/middle/68b5f627hafa06fc3e3bf&690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通过“找人”来实现最终的目的呢

。试想,我们还是以上面我提到的例子为例。假如我们的医疗资源足够多和好,

假如我们的考试体质足够发达,假如我们的就业机会足够提供给公众,再加上强

大的法律做保障,“找人”这种文化业不可能在和谐的社会里滋生。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丑陋的中国人》里批判了中

国人的劣根性。而如今,这种丑陋显然已经蔓延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找人”映射出了诸多问题,道德的缺失、社会资源的缺失、以及传统文化观念

的阻碍。而要根治“找人”,给大众一个公正的、放心的社会环境,我们也就必

须有强大的法律依据作为保证。只有这样,2岁的小女孩就不会酿成那样的悲剧

。我们也不会被外媒指着鼻子骂街还只有听的份儿。
还真别以为这是套话,如果让你向这种潜规则挑战,你敢吗?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poofma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spoofman
    人人网公共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0880707
    人人网个人主页:www.renren.com/shuai_w
    56网个人作品集:wsws20.5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