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案例

(2013-01-09 18:50: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案例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历史,即众多实验。

⑵ 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实质和公式。

⑶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

⑴ 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⑵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产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⑵ 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漫长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实质和公式。

 

教学难点:⑴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⑵ 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过程

导 入:情景导入,科学成果都是后人继承前人的经验,又经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才获得的。小到1900年发明的布鲁斯南回形针,大到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等等。光合作用的发现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新 授: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资料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资料二、18世纪,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信息库)
资料三、20世纪,英恩·豪斯的实验

分析(1)范·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又忽略了什么?

    (2)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3)英恩·豪斯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设置问题:为什么万物生长靠太阳?引出用探究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

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回形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2.实验方法

(1)取一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正反两面都夹紧,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 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5)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讨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2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3(1)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

(2)为什么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来脱色呢?

(3)为什么隔水加热酒精而不能用火直接加热酒精?

(4)绿叶在酒精中脱至什么颜色时,停止加热?

4(1)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

(2)脱色的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未遮光部分遇碘(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3)说明了什么问题?

3.光合作用的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4.光合作用的实质

1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条件)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糖类)+氧气

                      ?(场所)

2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换:无机物         有机物

  能量转换:光  能         化学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反思三
后一篇:读书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