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反思

(2011-04-20 12:17:23)
标签:

实验教学

蚯蚓

实验能力

科学研究

理论知识

分类: 体会反思

 

初中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到生物学科,好奇心特别强,如何使他们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摆在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件大事。这就要通过实验来培养她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掌握实验知识。通过对实验教学的认真思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实验教学的导入

可从引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内心的求知欲望,营造学习氛围。

例如:观察蚯蚓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时,可联系生活实际,设问:

1  夏天大雨之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蚯蚓通常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2  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3  你能辨别蚯蚓的前后端吗?依据是什么?

4  蚯蚓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通过几句问话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就特别细致。

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观察鼠妇的活动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们在花盆下、石块下容易找到鼠妇?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其次,作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大胆猜测和解释)

最后,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通过本实验,帮助学生感受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果交流、表达结论。

三、创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气氛、启发创新思维,

教学民主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桥梁,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观点错误,也要肯定他们的勇敢精神,通过讨论加以指导。

例如:谈到光合作用时,教师提到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等都离不开阳光。但有的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说万物生长靠月亮引起大家哄笑。对于这些与实际问题相对立的观点,教师不能指责学生,要与他们一起寻找证据,然后得出结论来说服学生。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创新空间,除课堂实验教学外,要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野外参观,接触大自然以扩大视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书本知识。

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认识动、植物,记住名称,所属类别等。指导学生进行植物栽培,掌握植物的嫁接、扦插等技术,在青蛙的繁殖季节,捕捉小蝌蚪进行饲养,观察它们的身体变化,了解其发育史。

以上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还能增强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通过实践增加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只有积极开展校外、校内活动,才能弥补教学上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行生物学教学,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