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章读后感

(2014-11-01 16:03:18)
标签:

育儿

分类: 随笔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章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章“教练,让我参加”,内心不免又添了几分感动。很多时候孩子们都是在没有老师陪伴下的自我练习。这就是雷夫老师所倡导的:学生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

他采用的“记录数据”来为孩子设定目标的做法让孩子们“更有奔头”;他带领孩子们观看世界大赛,记录数据,巩固知识的做法让孩子们“大呼过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在自我学习中习得知识,求得进步,雷夫老师做法让我们大开眼界,深受教育和启发。反观我们的体育课,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学生知道吗?如何练习,达成目标?学生有几个是有目的、有计划、扎扎实实的为自己练习的?国家倡导的每天阳光体育1小时,有谁是自觉执行的?有多少人跑掉了队?有多少人……越想越令人汗颜。学生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令人堪忧!

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很多学科,很多的课堂,我们的老师用心、用情为孩子们讲解,但真正聆听、思考、实践的很少,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究其原因,在于孩子们感觉到自己读书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而不是为了自己。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从雷夫身上,我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发掘出教育的契机,并以合理的方式展开教育。这是一种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教育智慧。扪心自问,我们的课堂能效仿雷夫老师的课堂吗?我们投入了足够多的精力和智慧吗?我们还可以投注更多吗?

再次回顾雷夫老师任教的56号教室,他把自己的体育课目标设定如下:

1.学生要每天运动;

2.学生要认识体育基本原则和动作的重要性;

3.学生随时随地展现优异的运动家精神;

4.学生要明白团队合作的价值;

5.学生要把它们从体育活动中学到的种种经验应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

做到这一些,我们的体育教学无憾,孩子的体质问题无忧,国人的体育素养无虑。

“怎样才能使学生为了自己好好学习而感到自豪呢?“苏霍姆林斯基坚定地相信: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学生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一种荣誉和尊严。第56号教室不正是验证了这一点吗?

再次感念:

“在第56号教室里,我们不取笑或揶揄他人,无论我们做什么(把包括体育在内),这个原则都不会改变。“

“犯错的队友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嘲弄。“

“因为运动的优点之一,就是让孩子们跟自己以往的表现相比。“

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而不是为老师练习。

“记录数据”有助于孩子设定目标和目的,而这两样东西对他们人生的每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帮助。

——摘自《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章 教练,让我参加

愿雷夫的做法给我们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