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3-10-22 18:02:29)
标签:

实验教学

注意事项

首席

原因

意义

分类: 教学反思

一、加强组织管理

战争年代,纪律是革命的保证。毫不夸张的说,进入实验室,纪律同样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对于做实验,学生兴趣高涨,兴奋异常,许多学生免不了急于动手操作。在老师讲的时候,不注意听课,在下面和同学交头接耳,或摆弄桌上的实验用具,等到动手做实验时,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做起,就瞎做,乱做一气,违反操作规程。课堂上乱糟糟的,实验目的也难以达成。为此,教师应重点讲清实验课的重要性及意义,使学生对实验课的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注意力集中,按规范操作。

二、适当分组

因为实验器材的限制等原因,分组实验不可避免。根据不同的实验特点,组可大可小。在“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实验中,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全过程的参与实验,享受探究带来的喜悦和成功呢?适当的分组不容忽视。每个小组的人数、动手能力的强弱搭配等都应在考虑范围之内。一旦人数过多,就有人没有机会操作,闲着玩耍;动手能力都太弱,势必影响实验的推进。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莫忘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实验中,学生第一次接触镊子、胶头滴管,很多人不会用,载玻片、擦净盖玻片的技巧也、实验操作中的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问题等等,这都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点播或规范化的操作演示。如果教师一味的放手,一点儿都不解释演示的话,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操作就很难做到规范,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应该避免的失误,实验过程的推进较慢,目标达成受限。即使教师全程巡视,不停地在小组中参与指导,也是收效有限。

四、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如本实验的“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同时强调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之后能较为顺利的进行规范化操作,完成实验,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