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中国印设计者马未都钮兴昱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钮兴昱
前天马未都老师撰文,指出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中“京”字实为“文”字之误,并感遗憾。今日工作之余浏览新浪博客,发现这已成了头条博文,并且立刻就有中国印设计者的“声明”:中国印没有字,马未都的遗憾是多余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224535.htm
这是百度百科中的词条解释。
如果我是设计者,我会一笑而过。
如果我是设计者,下次一定买本《金石大字典》或者问问专家学者。
如果我是设计者,在08年设计之初就会买本《金石大字典》或者问问专家学者。
如果我是设计者,我会有错认错,而不是在最后酸溜溜来一句“建议马未都先生发现错误要早说!等到错误无法挽回时再挑明,于公于私都不是最优策略。”
为什么不能认错呢?
于公于私的最优策略又是什么呢?
如果有这样的最优策略,方舟子不该揭发唐骏的“学历门”;
如果有这样的最优策略,记者们就不该爆料中国的毒奶粉。
为什么就不能认错呢?
其实马老师挑出的不过是个无伤大雅的小错误,马老师的遗憾也多少有些无关紧要。
但是,中国印的设计者没有认错。
郭德刚不会认错,唐骏们不会认错,三聚氰胺(性激素)们也不会认错。不认错的原因也很简单,“名利”二字而已。人在江湖混,面子是不能丢的;认了错,面子丢了架子没了,名利也就没了。
但还有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丧失了认错的风度与胸襟,同时也就丧失了改正错误、再攀高峰的力量和勇气!
诚可悲哉!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悲的。跟风的几篇博文中竟有“马未都根本不懂设计”、“马未都犯三个错误”,卒不忍睹!正如方舟子的自嘲:在中国,犯错的人没事,反倒是指出错误的人因为太认真太执着而错了。
一个简单而可怕的推论:认真的中国人是不多的,认错的中国人是没有的。
(夜不能寐,读新浪博客“中国印”相关博文,有感而发,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