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哥的悲剧:从恶搞看国人心理资本的缺失

标签:
心理资本犀利哥心理学心理学超市心理压力杂谈 |
如果社会上处处充斥着“犀利哥”、“凤姐”等等的恶搞,若干年后,不知将变成什么样子?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成就一些人的同时,也在腐蚀着不少民众的内心。
2010年2月21日,在香港娱乐网和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犀利哥PS图片帅到刺瞎你的眼睛!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的帖子。帖中发布数张被称为“犀利哥”的乞丐照片,因其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潮流视觉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并加以“人肉搜索”。并有众多PS高手纷纷对犀利哥照片进行PS。
http://www.psychinese.com/UpLoadFiles/Study/2010-7/2010070210090580593.jpg
作者“街头湿人”在该帖子中还感慨的表示:哎,帖子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怎会有如此逆天如此矛盾的存在体呢!
此后,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
对此“潮流型乞丐帅哥”,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个体有意识行为促使“犀利哥”得以从民间街头进入网络世界,而网络群体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又进而引爆“犀利哥”,最终又使其回归现实。“犀利哥现象”仅是网络文明的一个缩影,网络文明也最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发展。难道我像犀利哥,我们班同学为什么叫我叫犀利哥咯。
犀利哥的迅速走红,是否也在警醒着我们。“曾哥”、“凤姐”、“芙蓉姐姐”、“犀利哥”,所有这些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已经进入了恶搞时代?无数网民、大众的兴趣是否已经被这些非主流文化所充斥?这不禁又让我想起心理资本,都说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国家综合国力要从提高民众心理资本出发。那么,又该如何从心理资本的角度来看待类似的恶搞呢?
何谓“心理资本”,
它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
简单来说,心理资本是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个对生活未来满怀的信心和希望,是一个能够不断克服困难正视挫折的勇敢,是我们能够面对现实依然挺立的精神支柱。
心理资本是贮藏在我们心灵深一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拥有过的心理资本的个人,能承受挑战和变革,可以为成功的员工、管理者和创业者,从逆境走向顺境,从顺境走向更大的成就。自信、乐观、坚韧的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因地制宜地将知识和技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成就自己也成就企业。
然而这些,是犀利哥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和明白的,心理资本这一名词似乎在他看不到任何体现,但是他却无意中为了缺失心理资本最佳例子和的最佳代表。他的出现给予了那些还未意识到自已经于心理资本缺失状态中的当头棒喝。那些在犀利哥背后嘲笑、指点、推助澜、假意同情的。他们自以为是同情,其实伤害了犀利哥作为人的尊严;他们自以为是娱乐,其实暴露了自我的空虚与无知。
小人物的命运总是最真实的反应了一个社会的生存状态,犀利哥就是如此,他彻彻底底的暴露了中大部分人心理资本的缺失。他们所谓的猎奇心理、同心理其实是一种自我的掩饰和自卑。当今社会,生存的压力早已经超过了普通的承受范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严重脱节,这个社会渐渐的被物质化,们的精神世界早已经空空如也。所以这个社会开始浮躁,们都变得埋怨,压抑,失去自我,更何谈生活的幸福。犀利哥,一个带有悲剧和娱乐的物,演了一场关乎整个社会大众的命运的悲剧,如果们能够怀着一种公正,客观,积极,勇敢的心态来看待他,我们将足可以将这场悲剧转化为喜剧。可是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依然不清醒,依然将其作为一场娱乐的表演,谁又知道娱乐背后也许将演我们的悲剧。
心理资本也许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它的含义足以衍生到我们每个的理解中,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它并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它指导着我们每一个学会生活和工作。它并不是天生而来,而是可以在后天中不断地学习,提升的。它在无形之中促进个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价值。它可以让员工更大的发挥创造,让给家人间更加和睦,让企业更加壮大。通过调节的心态,引导的认识让们的心理更加充实快乐,它是一种独有的精神状态。
社会是复杂的,我们无法将犀利哥现象从社会中剥离出来单独的分析,那是愚蠢的,无知的,犀利哥的现象背后也许隐很多很多不为知秘密。但是至少我们看得见的,从这一社会现象中能清楚看到的是,我们的社会已经于病态,我们的心理资本严重缺失,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精神文明,端正个人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更多的类似犀利哥这样的悲剧,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作者:泉铭
作者: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