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689fac41t894389a14476&690
编者按:十年寒窗,经过紧张的学习生活,高考后学生放松本来是件好事。无奈,很多人没有把握好放松的节奏,于是,乐极生悲。
昨天,在中医院外一科病区里,19岁的高三男生小毅(化名)躺在洁白的病床上,虽然已经从重症监护室回到普通病房,但是他满脸还是痛苦的表情,不时地呻呤着。
6月9日下午,高考结束,小毅和同班几位同学约好一起去黄龙体育中心附近的大排档庆祝。聚餐是从五点半开始的,几个男生要了不少啤酒和海鲜,大家一起吃吃喝喝,非常开心。到了十点半左右,他们也不知道喝了几扎啤酒,小毅和另外一个男生觉得有点内急,就起身去上洗手间,可能是晚上有点黑,也许是酒喝得有点HIGH,走路一阵发飘,小毅一个趔趄就摔倒在地上。
经医生诊断,小毅系肝脏破裂,需要马上进行手术,否则将有生命危险。
高考后学生忽然放松,易现心理问题,需学会自我调节。考后心态和身体调整同样重要,考生在休息的同时,切莫放松过度。
高考后两周是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在高考结束到入学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共有三个:第一个是高考结束时,第二个是录取结果公布时;第三个是刚入学时。而考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无聊心理、焦虑自责心理、绝望心理、迷茫心理、放纵心理等。
高考结束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通常是考生心灵的“真空期”。这是因为在等待“能否被录取”的漫长假期中,考生既要承受因考试成绩和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而产生的焦虑和自责,又要承受因等待录取而产生的心理煎熬;既要面对前途命运的莫测,又要面对来自周围人的各种询问。这些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也就是所谓的“后高考心理”期。
给我们的高中毕业生提个醒:考后放松要有节制,尤其要注意安全,谨防出现考后综合征。考后放松应该是一种积极休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者出外旅游,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性学习”,以便早点实现角色转换。
“我不希望媒体把高考后的这种暂时性‘混乱’状态过于渲染,甚至制造出什么‘某某症’。社会、媒体可以组织讨论高考后如何平稳度过这段时间的讨论。”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对于高考考生的心理调适很重要,相关媒体不应过度渲染“后高考心理”,甚至危言耸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话题,多给考生们一些疏导和调适心理问题的建议。
考后父母的态度对考生心态的影响相当大,有时甚至远远大于成绩本身,所以家长也要适时调整心态。崔永华说,“家长应该充分发挥‘避风港’的作用,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避免与孩子谈论高考、成绩等敏感话题。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机会和途径,发泄出他们心中的情绪,并及时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最后笔者还需提醒下,在考后报志愿的问题上,家长应多多听取孩子的意见,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类似的悲剧已经发生太多了,希望能够引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