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高考后,女儿三次泣不成声

(2010-06-11 11:21:43)
标签:

心理压力

忧郁症

高考

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

杂谈

           高考谢幕,孩子们如释重负,家长们谢天谢地,不管好坏,毕竟熬过来了。

 

               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女儿2008年高考之后的三次失声痛哭的情景。

http://s6/middle/689fac41t88b8d4653c15&690

最后一科考完,女儿随着人流用处大门,我和老婆迎上前去,在广播电台当记者的朋友伸出话筒,“你现在最想和妈妈说的是啥?”话音未落,女儿泪如雨下,浑身抽动起来。老婆也满脸是泪,将女儿紧紧拥抱。女儿的哭泣是一种释放,一种紧绷神经之后的释放。老婆终于也不用装模作样,故作镇静了,其实老婆比女儿还要紧张,女儿进入考场一刹那,老婆担心的眼含泪水。

 

打车来到母校,看校园内外人山人海,人声吵杂,议论纷纷,或拍照留念,一种久违了的放松与快乐的场面。女儿忽然郑重地向妈妈发问:“妈妈,你和我说实话,是不是我爷爷早就没了,你们为了不影响我高考,没告诉我?!”母女又是一阵相拥而泣。

 

父亲去世是在女儿高考之前,因为路途遥远,便没有告诉女儿。再者,女儿打小就由爷爷看护,一直到上学,女儿和爷爷的感情特深,为了不影响她高考,也就隐瞒了下来。可是,女儿通过察言观色,似乎看出了一点蛛丝马迹,为了避免我们担心,她把泪水演到肚子里。我们彼此都在意会,却没说穿。

 

女儿第三次哭泣是在高考分数公布的那天早晨。本来说当晚子夜时分即可查分,我和女儿在旅店商量着去网吧查分,可是恻隐之心让我不敢前往,我怕让孩子深更半夜遭遇惊喜和担心的折磨。高考之后,女儿尽管极力掩饰,但是我还是看出了她内心那份无尽的担忧。

索性和女儿说,明天再说吧,先睡一觉,做个美梦,天亮再查也不迟。

 

次日清晨五点多,老婆打来电话,告知女儿分数线495分,我一听分数正在我意料之中,还不错。可是,女儿听后顿时嚎啕大哭。我顿时吓了一跳,但没有上前安慰,任凭女儿哭泣,为的是让她发泄心中的憋闷,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女儿稍稍平静之后,我试探着问女儿为啥哭得如此伤心。没想到,女儿却显得很幸运的说:“我那是伤心啊,我这是高兴的眼泪,我没想到能靠这么高的分数。”

 

高考在我们那个时候被比作独木桥,时隔10年,虽然每年的录取率都会有所增高,可是竞争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现在的就业压力让家长及学生们都毫无招架之力。在上述的文字中,最令我心痛的是女孩的第二次哭泣,明明知道至亲的爷爷去世,却要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把自己的苦水往肚子里咽,女孩的悲伤没有任何发泄的出口。这是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姑娘,如果是碰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也有可能这个独木桥挤不上去,到时候,是该怪孩子还是家长呢?

 

坦诚沟通的原则不只适于同事、朋友之间,更是良好的亲子关系间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孩子即将升入高三之前,父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创造些与孩子坦诚沟通的环境,心理学家称家庭会议是一个不错的形式:

 

一、以正式性突显重要性

 

    因为开会,主要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这种形式上的正式性会让参与者,特别是孩子感到事情的重要。在会议上一句就是一句,掷地有声,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平时家长啰啰嗦嗦、唠唠叨叨而又收效甚微的问题。

 

    二、以平等性突显主体性

 

    现在的孩子追求个人独立的认同,很希望自己能为自己做决定,以示“我长大了”。而家庭会议正好能满足青少年追求独立自主的需求。在民主的原则下,青少年子女可以参与家庭问题解决与生活计划的决定,平等参与的感觉使他们更乐于执行家庭会议的决定。对于高考,孩子是主体,主动学习的背后是主体意识的培养,而家庭会议可以较好的发挥这个作用。

 

    三、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有的父母平时总想掌控孩子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是对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因此往往孩子全部或部分关上了与父母沟通的大门。通过家庭会议,给孩子以集中表达的机会,家长注意多多倾听,可以从中发现平时发现不了的“施教点”,有利于在以后的教育中有的放矢。在会议上,让孩子多谈一谈他对高考和高三的考虑,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以为孩子对高考不重视,据我的经验,对于大部分高三的孩子来说,一般对高考都会已有一些清晰或模糊的想法。当然,家长也要畅所欲言,直接了当、真诚坦率的说出自己的期望、自己的担忧、自己的压力等等,这有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家长的想法,更有可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促进亲子沟通,帮助解决问题

 

  高考总动员”主题家庭会议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站在帮助者的立场上来关心孩子的想法、困难和感受,而不要继续用监督者的角色指手画脚。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竞争如此激烈,高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心孩子就要表现在态度和具体的行动上,责难非常容易,但是不仅无效而且有害。

 

根据台湾亲子教育专家钟思嘉的观点,家庭会议虽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但家长仍需注意以下事项,方能取得预期效果,否则可能会流于形式或者适得其反:

 

    第一,在家庭会议中,尽量避免使用表决投票,因为表决投票会造成成员中有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别,而破坏合作的气氛。万一,问题如需要立即的行动解决,父母可以衡量会议中所有的意见。斟酌一切可行之方向而采取暂时性的裁定,若参与者无其他意见时,则先行按照裁定采取行动,而后在下一次会议中,成员可以再针对此问题之裁定再一次讨论,以求圆满解决之道。然而,父母于采取暂时性裁定时,要避免冲动或情绪的反应,应针对问题与情境的需要加以配合,否则其裁定极可能引起其他成员之反弹。

 

  第二,当父母们对家庭会议有较清楚的了解之后,鼓励父母开始在家中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事实上,一个采取民主教育的家庭,要能真正发挥民主的效能,召开“家庭会议”是不可或缺的家庭要事。对青少年子女而言,家庭会议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当青少年子女需要协助时,可从家庭会议中获得他人的协助。

 

  第三,家庭会议绝不是解决一切问题或冲突的万灵丹,它只是用来提供家人彼此开放、坦诚沟通的机会,它的建立促使父母与子女学习相互尊重地对待。它不仅提供全家人参与家庭问题解决的机会,而且还让家庭成员尽情表达个人感受、沟通彼此意见、提升彼此情感的交流与合作、计划未来,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他人的反应与回馈中,体会到相互关心扶持,分享彼此的喜悦,分担家庭责任,使得每个人都有成为家庭一分子的归属感。

 

坦诚沟通是孩子在高考前家长必须做到的,另外,平时的学习方法训练、培养则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高考成的最重要的子弹。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高效率学习指导师培训班首席专家刘善循教授的观点或许能给我们不少的启发:

 

从学习的生理心理过程看,在学习新知识信息时,信息通过感觉通道进入大脑边缘系统——膝状体,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评价,进而进入大脑皮层加以深入判断。判断为有意义的知识信息,就会使大脑产生一种活性物质,促使神经系统网络易于接通、信息被接受和储存。感到有意义,认为重要,学得快乐,大脑被激活,能轻松愉快地学,效率高。反之,若认为知识信息不重要、没有意义,就不愿学。大脑膝状体就进不了神经网络,储存不牢,记不住。学得苦、学得累,效果差。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是指学有所获及学会某事的成就感,而且还指学习过程本身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学习知识技能或读书本来就是很快乐的事,好奇心满足使人感到很快乐,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快乐的,掌握了某些技能又是快乐的,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也非常快乐。因此,学习者应确立学习是快乐的信念,学习者应带着喜悦的期盼开始学习,而学习结束时应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真正的学习使整个学习过程都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快乐的学习使人振奋,主体的积极主动性高,大脑处于激活状态,大脑产生的活性物质使神经网络易于接通,因此,知识信息易于被接受、储存和提取。也就是说此时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也最好。

 

说到底,要想学习成绩好,学习效率高,快乐学习是必须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我们那个时代起,就已经改成了“学海无涯乐作舟”,希望能给广大家长朋友们一些借鉴。

 

高考结束,有关分作文高考查分志愿填报等信息资讯又登上了各类媒体的头条,在这里,衷心祝愿十年寒窗的学子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