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宫星盘定六亲数

(2018-04-14 12:46:47)
标签:

工作选择

婚姻家庭

人生运程

事业财运

星座

分类: 命理漫谈

                                      命宫星盘定六亲数

 

《星学大成》卷二载有论子息歌:

长生四子中旬半,

沐浴一双保吉康,

冠带临官三子位,

旺中五子自成行,

衰中二子病中一,

死中至老没儿郎,

除非养取他人子,

入墓之时难保双,

受气为絶一子,

胎中头女有姑娘,

养中三子只留二,

男女宫中仔细详。

 

最后一句话揭开谜底,来是用到星命的十二宫来看的,不是看时支子息宫位的

有两种: 

1,用年命纳音论子息数:比如男命以年柱纳音寻克我者为官杀作为子女,这和四柱里定义男命以官杀为子女是同理。女命则以年柱纳音寻我生者为食伤作为子女。 

2,用命局日干五行论子息数:比如男命日干为庚金,则火为子女;女命日干为庚金,则水为子女,而且用阳不用阴。 

那么哪种更准确一些呢?最好自行验证,个人主要用日干五行论。当然,两种方法都没有百分百准确,可做为参考基数,再结合具体命局的组合情况而定。

 

另外,这不但可论子息数,也可论兄弟数、配偶兄弟姐妹数或父母兄弟姐妹数等,比如论子息数,是子息星到男女宫的状态如何;论兄弟数,是兄弟星到兄弟宫的状态如何;论配偶兄弟姐妹数,是配偶星到夫妻宫的状态如何等。

 

其歌诀大致相同,比如论兄弟数歌诀:

长生下二上旬四,(出生该月的农历十五日为分界线,十五日前为四,十六日后后为二
沐浴必有两兄弟,
冠带为三禄三四,(禄即是临官)
帝旺五个亲兄弟,
衰中二位病中一,
死墓绝地无兄弟,
胎中一双养二三,
兄弟宫里数兄弟。

 

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求命宫。求命宫的方法在大多数的命理书籍里都有介绍,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不过要注意的是,网络排盘里的命宫不一定准确!

第二步:排星盘十二宫。星盘十二宫按顺序分别为:命宫、财帛宫、兄弟宫、田宅宫、女宫、奴仆宫、夫妻宫、疾厄宫、迁移宫、官禄宫、福德宫、相貌宫。这十二个宫位按顺序逆排。

比如命宫在子,财帛宫在亥,兄弟宫在戌,田宅宫在酉,女宫在申,……等,按顺序逆排。

第三步:起长生十二宫。

命宫星盘定六亲数

  注:用阳干不用阴干。


第四步:对口诀。对照上面的口诀,就可得到相对应的六亲数。

 

命例分析:例一:

  七杀    正印    日主    食神    

坤造:   丙     己     庚     壬     (申酉空) 

     辰     亥     辰     午     

   命宫:庚子  

 命宫星盘定六亲数


论兄弟数

以庚金为中心代表寻兄弟:

1:庚金,局中对应兄弟宫位置落戌,是衰退位,按照数量口诀:

衰中二子病中一手足应该不多,理应是二个而已。

2:局中庚金一个,白蜡金一个。理应是手足两人。

所以判断:手足二人。

 

论子女数:

日干为庚金以水的五行就是子女(用阳不用阴,则以壬水来寻子女数)

1:命中男女宫(子女宫在申,壬到申为长生。按照子女数量口诀:

长生四子中旬半。

2:局中年辰中癸水一个,月亥水一个,月壬水一个,日辰中癸水一个,一共是儿女星四个

所以判断:一生子女有四个。女多儿少。

 

论夫君兄弟姐妹数:

日干为庚金,以火的五行寻夫君兄弟姐妹数,用阳不用阴,则以丙火来寻。

命中夫妻宫为午,丙到午为帝旺,按数旺口诀:

帝旺五个亲兄弟。

则夫君兄弟姐妹的数量大概为五个左右。

 

例二

男命:己未   丙寅   丙辰    甲午    乾造

       癸酉    丁巳

大运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14    24     34  

星盘男女宫为巳,水在巳为绝地,原命局子息星入库,都是子息不利的信息。妻子因病手术,没有生育。

 

例三

乾造:癸巳    甲午   庚子   戊申

      乙卯     乙酉

 大运   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戊子

              14     24     34      44     54

命局在卯宫,男女宫在亥宫,火到亥为绝地,不利子息,男命以正官为男孩,子午相冲,男孩不吉,不生男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