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上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7fce0b0101grgy.html
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江南三大名湖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占有重要地位。
西湖,又名西子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西湖凭借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所蕴育出的特有江南风韵和大量杰出的文化景观而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同时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出现于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的三潭印月景观,体现着西湖在中国悠久文化中重要的地位。
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写下不少著名诗篇。宋代大文豪苏轼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许仙与白娘子的传奇故事更使西湖增添了无限的神秘色彩。
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并被世人赋予“人间天堂”的美誉。
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一个湖泊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西湖顶级盛名十大景点(南宋):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湖中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
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
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
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
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十分美丽,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西湖之美,美在西湖,也美在于在于它的历史文化。一部白娘子传奇将西湖的水、西湖的景描绘的淋漓尽致。西湖无时无刻不是人山人海,阳光明媚之时,细雨绵绵之时,灯光昏暗之时都有它的美。
我们坐着包车一路走过苏小小墓、武松墓、三潭印月、岳飞庙等一干景点,直到花港观鱼。
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
一九六四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二十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西湖,步步皆景。
在我心中西湖景观万千。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217628.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227503.jpg
一位在杭州呆了7年,西湖也不知去了多少次的博友告诉我:很多游人游览西湖,在他们眼中的西湖除了苏堤就是白堤,殊不知西湖其实是个很大的景区概念,孤山公园上的墨宝,浙江博物馆,梅林,九溪十八涧,龙井等等数不清的景点远比单纯的一个西湖要有魅力的多。
来西湖,一定不要跟团,花上两三天时间沿着西湖租辆自行车好好享受一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西湖。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237722.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246191.jpg
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是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大型公园。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故称花港。南宋时,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别墅,称“卢园”,园内栽花养鱼,池水清冽、景物奇秀。以后,卢园荒废,此景亦衰。清康熙南巡时,在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养鱼,筑亭建园,勒石立碑,题有“花港观鱼”四字。
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溪。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溪侧畔建了一座山野茅舍,称为“卢园”。园内架梁为舍,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立埠为港,畜养异色鱼类,广植草木。因景色恬静,游人萃集,雅士题咏,被称为“花港观鱼”。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时称卢园又以地近临花家山而名“花港”。期间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由此而名声远扬。古时这里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后经扩建,全园面积近三百亩。今日的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微风过处,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飘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色,刻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文和阴文双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这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乾隆做诗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之语。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25494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01847.jpg
花港观鱼的艺术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点。大草坪,雪松挺拔,宽阔开朗;红鱼池,凭栏投饵,鱼乐人欢;牡丹园,花木簇拥,处处有景;新花港,浓荫夹道,分外幽深。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倚山临水,高低错落,渗透着诗情画意。在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景观节奏清晰,跌宕有致,既曲折变化,又整体连贯,一气呵成。它的最大特色还在于把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欧洲造园艺术手法巧妙统一,中西合璧,而又不露斧凿痕迹,使景观清雅幽深,开朗旷达,和谐一致。特别是运用大面积的草坪和以植物为主体的造景组合空间,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而又有新时代特点的中国园林中,具有开拓性的作用。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08894.jpg
草长莺飞。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乃诚意醉神驰,怀疑本人是否进入了世外桃源。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1584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2383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31659.jpg
我在灵隐寺见到满树乱跑的松鼠本已惊奇,却不料西湖畔更是惊喜连连,诺,树上蹲着一只孔雀,游人如何逗弄,也默默发呆,吃吃看风景。
稀罕啊,西湖边居然住着孔雀。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39144.jpg
雨越下越大,传说中满湖皆鱼,暴雨中鱼影难觅,偶尔几尾鱼探出水面也很快不见。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4766.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53722.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35994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407925.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41433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420878.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427300.jpg
暴雨中实在无法前行了,就在这处观鱼的亭子里坐了许久,看了许久。
亭下坐满了躲雨的游人,都静静看风景,无几人说话,偶有话语也是窃窃私语,我却不觉沉闷,雨中西湖风景依然妖娆,另一番韵味。
观湖观心是此时我的写照。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43333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44034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446722.jpg
花港观鱼诗赞:
或许有一天我将成为堤岸的垂柳,
或许有一天我将成为山溪的春桃,
或许有一天我将成为肥沃的泥土,
或许有一天我将成为丑陋的怪石,
可我宁愿化做花港里的一尾红鲤,
避雨的亭子里阿木也一刻不安闲,跑来跑去开心不已,这不又跑到人家座位中间装老实去了。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50359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510409.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517253.jpg
两个小时过去,四点多了,雨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亭子里人们渐次冒雨而出,四散归去。
看来是不会停了。
我们也冒雨而出。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524237.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5318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403/20140318191538191.jpg
风骤雨急,走出花港观鱼景点好久才拦到一辆景区观光车。而此时早已浑身湿透。
杭州,我受不了你了,来了四天下了三天,而且天天是暴雨,再见。
出行前最初的想法是杭州看完西湖后自驾去往上海,天气预报说上海也是梅雨期,据说也是日夜不停的下着暴雨。
只好一路折返。
本文接下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7fce0b0101gsnv.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