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台怀镇的时候就看见了台怀镇对面的山上有座寺庙。山不算高势也不算陡峭,登山之路却修的极其让人望而生畏,登山的梯节直直的就修了上去,直到山顶。
问导游方知那坐于山巅的寺庙就是黛螺顶,上山梯节1080级。黛螺项就是人们所说的小朝台之处。
五台山朝台分大小朝台两种:人们走遍东西南北中五座台顶,逐一朝拜五座台顶的五座文殊菩萨,叫大朝台;
还有一种朝台叫做小朝台,就是仅在台怀镇附近各寺礼佛朝拜,并登上作为五大台顶象征的黛螺顶。
黛螺顶把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塑在一起,来到这里也就等于朝拜了五座台顶,因为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叫做小朝台。
大朝台路途极远,不具备较强的体质,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不行的,而登黛螺顶,来回有半天时间就够了,同样能了却朝台的心愿,所以来五台朝拜的人除了特别虔诚的佛徒和徒步者之外,多数人选择了小朝台。所以人们常说: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
第一天朝台的劳累在一夜好睡后一扫而空,天气也很好,红日东升,阳光灿烂无比。简单的吃了早饭后,我们就开始了攀登黛螺顶。
登黛螺顶的山路有两条,一条沿南端的山脊而上,就是上文所说的1080级台阶;一条沿北端的山脊而上,山路略缓而斜。两条山路从山脚下分开,到山顶寺前交汇,如括弧形。
我们选择了北路,走着走着我们才发现北路极难走。走北路的时候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方成了路。
北路不像南路那样人工修成,而是朝台的人们摸索着走出来的。典型的山间小道,乱石嶙峋穿空。
这是台怀镇的停车场,旅游公司的大巴就停在我后边的这个院子里,大清早就挤挤挨挨的,私家车没有本地人带着是进台怀镇的: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24634882.jpg
登山的索道,如果不是最近晨练跑步,我定然会选择坐索道上山。虽然一段时间的晨练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却让我的健身欲望无比强大了起来,问儿子是坐缆车还是自己往上爬,儿子说爬山。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25038773.jpg
山脚就有了金界寺的全木质门楼,崭新的,后来我们爬了半天山,才走到金界寺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25144382.jpg
半路上好多当地农民在摆摊卖一些佛珠之类的还有当地的特产,价格非常便宜,可惜没有我特别中意的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25555304.jpg
才刚到山脚,媳妇的身后就是台怀镇和塔院寺及一些我没有去到的寺庙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25857867.jpg
开始起雾了,远近的山都被笼罩了一层薄雾,迷茫混沌,但是空气极佳,呼吸的感觉极其顺畅舒服,碎青石板铺成的漫漫上山路也湿漉漉的,不知是昨夜雨水所致,还是漫天大雾所赐: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30453242.jpg
金界寺建在黛螺顶隔壁的山上,依山而建,一座铁桥和黛螺顶的北路相连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31420414.jpg
庙门前的大红运字,据说有几百年历史了,摸了此字的人会时来运转,运气好的不得了。
在此照相留念的时候身边有几个东北口音的朝拜者,说运字旁边的那些不知名的大叶子植物是人参,他们还在奇怪说人参怎么长在这里,我也去看,半天了,也没认出哪个是人参: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32111101.jpg
庙里也有三座小白塔,五台山上好多这种小塔,不知道什么意思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32504445.jpg
遇到了两个和尚,长的面目狰狞,问询庙里事情的时候,他们跌跌不休的说一些叽里呱啦的言语,好像是远处庙里的和尚,香火不旺,来这边化缘。这个我能理解,台怀镇寺庙集群人山人海香客甚众,里面的寺庙凭想象也可知晓香客不会有这边多,何况那些偏僻的小庙。
其中一个和尚少了一只手,说是前一段时间下雨垮了寺庙围墙砸断的,仿佛天方夜谭。我虽然知其可信度低的可怜,却也给了他们二百元钱。他们给我脖子上挂了一串108颗的念珠,材质极其差劲,我没走多远就送给了路边的地摊主。
黛螺顶南北两路磕长头者甚多,有虔诚的真正的佛门弟子,有老弱病残者,也有远处的香客居士,还有喇嘛,大多都是一身僧袍,拿着钵盂。
最开始的时候我见到这些僧袍乞者多是一百二百的给,后来钱包瘪了下来就十块二十的给,到最后只剩下了四十元钱,我差点也去乞讨了。
我后边会写一篇博文来叙说这些磕长头的人。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8234934664.jpg
上山的路绵长修远,儿子走的兴致勃勃,问了几次累吗,都奶声奶气的说不累,回答的干脆利落,可怜的我一脸汗水,大口喘气,和我们并肩的几个天津口音的女香客都比我强完了。
其中一个香客像极了我马燕师妹,江南婉约派。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00115851.jpg
快到黛螺顶了,这是黛螺顶下方的财神庙,庙后面栓了一匹马,还有一匹小马驹,大马供人照相、驮游客上山。
突然很羡慕这些马儿,生活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优哉游哉的在这个青山绿水的清凉山上终老一生,与诸佛相邻,怕是也沾了佛气,修成了极好的心性了: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01712335.jpg
黛螺顶旁边的财神庙,香火极旺: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02341882.jpg
财神庙对面的福禄寿三神照壁,材质看着像是汉白玉,听说是清代所传: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02720179.jpg
这个位置是索道的终点站,站在此处下望,视野极其开阔,极目远眺别有一番波澜壮阔的情怀,让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03611851.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04134945.jpg
这是财神庙和黛螺顶之间的通道,红砖围墙,人流如潮,各式人等汇集于此,却大多都有着一颗近佛的心。
我在摊上买了五个印有五台山五爷庙的车挂饰,来了一次五台,不给股东们带点什么回去,面上说不过去。
儿子被一只猴子吸引住了,我带儿子去摸猴,儿子迟疑着不敢,我伸手去摸,猴子反应极快的抽回爪子抱着主人,对我呲牙咧嘴,
这两个女居士来自山东,是真正的磕长头者,就这样不声不响汗流浃背的一路磕来,无我无相,他们心中的虔诚震撼着我感动着我。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05512601.jpg
到了黛螺顶时天又变了,阴云密布,一幅山雨欲来的样子。
先在牌楼前留影,这个木制牌楼制造于清乾隆年间,牌匾上的字还是大螺顶。
站在黛螺顶前的石柱围栏前俯视,整个台怀镇一览无余。
门前依旧人流如织,小朝台的香客络绎连连。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11100554.jpg
http://img7.blog.eastmoney.com/xi/xinghuoliaoyuan0623/201205/20120529011326601.jpg
在门外歇息了一阵,买票进入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