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岬奇石的博物馆

标签:
公司旅游国内游旅游野柳岬 |
分类: 旅游 |
地理位置:野柳岬也称野柳鼻、野柳半岛,它位于台湾省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村,基隆港西北,是一处延伸入海的山岬。野柳岬长约3000米,宽约200米,因其状如海龟,所以也有称作野柳龟。
野柳岬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海滨公园,这处山岬一面是断崖峭壁,一面是苍林翠木,更令人惊奇的是地表由于造山运劝形成了蜂窝岩、豆腐岩、革状岩、姜状岩等世界级的岩层景观。这些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岩石足以令游人大发感慨。
http://www.51guanjiapo.com/uploads/allimg/140514/1-14051409411a00.jpg
最佳旅行时间:5-10月
旅行指数:★★★★
对于野柳的奇石,最好的表述不如让位于最好的想象。在这里,似乎只有你想不到的石头造型,却没有你找不到的。这里。仿佛是上帝专门用以向人们展示他的石头艺术的地方,颜色和形壮是那样天然,好似浑金璞玉一般。
从野柳风景区入口前行不久,即可看到眼前的单面山及前侧的海蚀平台。单面山为两侧不对称的山岭,起因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地层受到第四纪的上中断层作用后,两端受到差异化的侵蚀而形成,远望像一斜贴地、长短边比例悬殊的钝角三角形,像山又不堪称之为山。海蚀平台是以一些原本在海底或是海岸上受海水侵蚀较严重的岩面,这些岩面后来出于偶然的地质机会被抬升起来,带着原本被海水销蚀过的痕迹在空气里。
在海蚀平台及海蚀崖上,常常可以看到海蚀洞或海蚀门。在古时候海平面还没有现在这般低落的时候,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力量经年月累积地作用于海岸的岩崖上,久之便留下了明显的痕迹,那些被凿蚀成洞穴的就叫做海蚀洞,那些岩壁被俊蚀透了形成一个拱门形状的就叫做海蚀门。也正因为这样,海蚀洞和海蚀门有着可以帮助专家们推算古时海准高度的作用,办法就是测得这些海蚀洞或海蚀门的最大的开口宽度,进而推断出浪头的宽度,最终以此确定海平面的基准。只是。野柳这里的海蚀洞、海蚀门比较小。
在海蚀平台上时而可见美丽复杂回旋的风化纹,在明显的岩面节理线上,也会有细砂堆积形成层次分明的纹路,这些都为单调的平台岩面专面增添几许细腻色彩。不过,更令人惊喜的是生物化石的遗迹。在有些岩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海底生物或追逐、或觅食、或逃跑、或排遗的身形,这也正验证了前面我们所说的海蚀平台来自于
海底的推断。
风化纹在黄、褐色的孤寂间添加了许多喧哗的回声,而生痕迹则清楚地向我们宜示,死寂的岩石曾经展漏过生命气息,以至现在还是栩栩如生。平台边缘和海浪行进方向垂直的较大节理线,大多已经被浸蚀成了海蚀沟,海浪在里面动荡不已,也带起贝类的壳来回刮着扮岩壁。在风浪较大的时候,这一鸣器发出剧烈的轰晌,声势如雷。
野柳海岸,称之奇石博物馆,可谓实至名归。
原文:http://www.51guanjiapo.com/lvyoudongtai/20140514924.html转载请注明
野柳岬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海滨公园,这处山岬一面是断崖峭壁,一面是苍林翠木,更令人惊奇的是地表由于造山运劝形成了蜂窝岩、豆腐岩、革状岩、姜状岩等世界级的岩层景观。这些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岩石足以令游人大发感慨。
http://www.51guanjiapo.com/uploads/allimg/140514/1-14051409411a00.jpg
最佳旅行时间:5-10月
旅行指数:★★★★
对于野柳的奇石,最好的表述不如让位于最好的想象。在这里,似乎只有你想不到的石头造型,却没有你找不到的。这里。仿佛是上帝专门用以向人们展示他的石头艺术的地方,颜色和形壮是那样天然,好似浑金璞玉一般。
从野柳风景区入口前行不久,即可看到眼前的单面山及前侧的海蚀平台。单面山为两侧不对称的山岭,起因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地层受到第四纪的上中断层作用后,两端受到差异化的侵蚀而形成,远望像一斜贴地、长短边比例悬殊的钝角三角形,像山又不堪称之为山。海蚀平台是以一些原本在海底或是海岸上受海水侵蚀较严重的岩面,这些岩面后来出于偶然的地质机会被抬升起来,带着原本被海水销蚀过的痕迹在空气里。
在海蚀平台及海蚀崖上,常常可以看到海蚀洞或海蚀门。在古时候海平面还没有现在这般低落的时候,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力量经年月累积地作用于海岸的岩崖上,久之便留下了明显的痕迹,那些被凿蚀成洞穴的就叫做海蚀洞,那些岩壁被俊蚀透了形成一个拱门形状的就叫做海蚀门。也正因为这样,海蚀洞和海蚀门有着可以帮助专家们推算古时海准高度的作用,办法就是测得这些海蚀洞或海蚀门的最大的开口宽度,进而推断出浪头的宽度,最终以此确定海平面的基准。只是。野柳这里的海蚀洞、海蚀门比较小。
在海蚀平台上时而可见美丽复杂回旋的风化纹,在明显的岩面节理线上,也会有细砂堆积形成层次分明的纹路,这些都为单调的平台岩面专面增添几许细腻色彩。不过,更令人惊喜的是生物化石的遗迹。在有些岩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海底生物或追逐、或觅食、或逃跑、或排遗的身形,这也正验证了前面我们所说的海蚀平台来自于
风化纹在黄、褐色的孤寂间添加了许多喧哗的回声,而生痕迹则清楚地向我们宜示,死寂的岩石曾经展漏过生命气息,以至现在还是栩栩如生。平台边缘和海浪行进方向垂直的较大节理线,大多已经被浸蚀成了海蚀沟,海浪在里面动荡不已,也带起贝类的壳来回刮着扮岩壁。在风浪较大的时候,这一鸣器发出剧烈的轰晌,声势如雷。
野柳海岸,称之奇石博物馆,可谓实至名归。
原文:http://www.51guanjiapo.com/lvyoudongtai/20140514924.html
前一篇:张掖丹霞地貌突破视觉的极限
后一篇:蜀南竹海拥青泻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