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2014-02-26 14:24:57)
分类: 我的书法
http://s15/mw690/001UDAf1zy6GT9SnV38ee&690 学问深时意气平" TITLE="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

 

    乾隆状元、诗人书画家石韫玉联云: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此联意为:精神充实,文章方显老到;学问高深,意气方能平和。


    学问识力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血性、心绪、意气是不能平的。能平意气者,学问必深,若能意与气皆平,则学识与修为臻于上乘矣。看一个人的修行,有没有功夫,不要看别的,只看他的色相,心地清净还是浮躁,就都能看出来了。真正有才气有能力的都很平和,毋固毋必毋执毋我,相处起来没有压力,不管和什么层次人相处,都是文质彬彬温润如玉,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了凡四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落第的秀才以为自己的文章写得不错,而没有被录取,大骂考官眼睛瞎了,不认识货,正好有个道士在旁边听到了,于是说他的文章一定不好。这个秀才很不服气说:“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为什么说我文章不好?”道士说:“看你心浮气躁,怎么能写得出好文章?”


    一个人的修行深浅,反映在文章风骨里,选字用词,表达方式和语言组织,都能透露出一个人的学养和性情,当然在日常的言行举止更能显示一个人的才识与德操,世事真能看深看透,也就没有难平之气,意气不生,自然也就不忧不惧,不惊不怒。精神到处文章老,文章老练必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学问如同顾颉刚的累积而成古史说,练到心如古井明镜的境地,必有一番磨砺锤炼,必受过一些委屈与挫折。学问才情的柔美曼妙温文尔雅必自粗疏狂悖焦躁轻浮中来,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的拈花忽笑,都要有那样的不可回避的可笑的执着与可恶的固执,诸如此类,都是一起难平。士之读书治学,胸怀天下,若能一开始便心平气和为贤为圣,毕竟是乌托邦。孟子说,求放心而已。实则正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求得一个心安理得意气平和的没脾气。《庄子·德充符》里说:“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要想写一把好文章,必须要有好修行。真正有学问的人心都是清净的,与人相处也是温婉的,必有和气必有愉色,看人的眼睛也是平和的,碰到挫折也能用平常心去对待,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是平心静气的。冯道的《偶作》值得反复体会: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