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东大会的魅力
(2015-05-04 10:49:48)
标签:
财经股票博众投资 |
价值投资需要强大的信念支撑,说明价值投资还是非常难的,因为它并不是总是灵验。2015年一季度重仓金融地产的公募基金收益惨淡,投资高估值互联网、新兴产业公司基金收益大幅领先,其中重仓金融股的富国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季度收益只有3.84%,大幅度偏离平均25%的公募基金平均收益水平,这对基金、基金经理造成极大的经营压力、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2013年到现在低估值的蓝筹股仅仅在14年底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跑赢创业板中小板,大多数时间业绩表现落后,这种巨大的压力对于基金经理人是不可承受的,你可以坚持你的理念,付出的代价就是基金缩水,排名垫底,公司管理层和客户都会要求你改变风格、适应市场,否则下课。即使是个人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面对周围远高于自己的投资收益与嘲讽,内心也将极度煎熬。1999年-2000年,巴菲特遭遇了比目前中国价值投资者更艰难的局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999年的净利润从去年的28亿美元骤降到15.6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巴菲特的重仓股表现差劲:Dairy Queen(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Geico Insurance(保险公司),可口可乐,迪斯尼和美国运通。这些股票在1999年的表现只能用"恶心"来形容,在科技股疯涨100%的年代,它们却在下跌。”2000年头三个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了28% 。有人说巴菲特不可复制,其中一个原因指出巴菲特的投资者人是股东而非基金持有人,股票不能退股、赎回,只能转让,不会造成巴菲特投资资金的抽离,对巴菲特的压力要小得多。这也有一定道理,但都承受过巨大的压力这点是一样的,巴菲特之所以为巴菲特就是在压力面前没有动摇和退缩,而是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这对于价值投资者具有榜样的力量,面见巴菲特或许能够获得巨大的心理支持。
压力面前绝大多数曾经的价值投资者选择了随波逐流,而且又会有很好的理论为自己开解,所以真正坚持下来的价值投资者是很少的。随波逐流的人必定在潮流中丧失抵抗能力,被潮流裹挟着奔向深谷。每一次泡沫破灭绝大多数投资者都难以幸免就是这个道理。随波逐流者快活一时输了一世。
作为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我们虽然没有巴菲特这样巨大的成就,可以给投资者巨大的信心,但是我们就像庙里修行的和尚,传播道理,反复灌输,对于意志薄弱者还是能起到很大作用。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希望我们能变戏法一样变出神奇的股票,短时间快速获利,他们投资的最终结局是一望而知的。
联络电话0755-83247534,QQ群:25151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