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的具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内涵是什么
(2012-11-09 13:48:19)分类: 教学反思 |
“课程目标”的具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内涵是什么
1、具体的四个方面
(1)知识技能方面
(2)数学思考方面
(3)问题解决方面
(4)情感态度方面
记住这四个方面是总目标的四个具体化,四个方面,第一是知识技能方面:
(1)知识技能方面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与代数)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图形与几何)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统计与概率)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综合实践)
我们常说双基那到底怎样才算掌握了双基呢。
怎么样才算把双基掌握了呢,我们给三个标准:
学生如何才算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公式、方法、技能,学生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结论的本质,并且会运用。
●学生应该了解这些数学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厉程。
●学生应该感悟、体会、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并且能够与后续学习中有关的部分相联系。
这是学生掌握双基的三个标准,这是知识技能方面
(2)数学思考方面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这四点分别是从四个领域来阐述,第一个是掌握代数和几何两个领域,第二点是掌握统计与概率这个个领域,第三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这个领域,三个领域里边,如何去注意数学思考这个具体目标,这里第四点是一种综合概括的阐述,说到这个方面,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第二是让他们体会数学思想,第三是体会数学思维,也包括数学建模。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特别是学会独立思考,这是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核心,而学会数学思考的重要方面,是学会数学抽象、学会数学推理、学会数学思维、学会数学建模,这些又正是重要的数学思想,那么关于数学思考方面,从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培养创新性人才这个角度去考虑,有两个关系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是合作探索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一个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关系,下面先说第一个关系,合作探索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课标不但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索,也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如果只会理解和接收别人的观点,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不善于进行独立思考,那他是不可能成为创新性人才的。对于数学创新而言,与他人交流和独立思考,都是需要的,但是独立思考更加基本是创造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表扬哪些经过独立思考取得成功的学生。第二个关系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关系,课标不但强调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是验证结论而不是发现结论,而借助归纳推理来预测结果,或者探究成因,这是发出新结论的有效途径,虽然这些新结论常常还要靠演绎推理去证明,但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即使暂时不能被演绎推理证明那些结果也可能是具有一般性的。
(3)问题解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方面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这里提的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并不是数学习题那类专门为复习和训练设计的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程式去解决的问题,而是展开数学课程的问题和应用数学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新颖的,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并且有一定的普遍性、典型性和规律性,课程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当课堂探究时候,如果对于同一个问题,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不应该轻易的否定某一种方法,而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讨论和对比当中,自己去认识不同方法的优劣,这样同时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问题解决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既包括学会倾听、也包括学会表达,还包括共同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听懂别人的思路,补充或者修正别人的思路,另一方面要准确简明地表述自己的思路,以及从别人对自己思路的评论当中去吸取正确的成分,改善自己的思路,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4)情感态度方面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这些表述分为五点,那么下面说说第二点和第四点,第二点是要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但是未必所有学生每一次都有成功的体验的,数学学习对许多学生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所以又要让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过程当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由此体验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并会逐渐建立自信心。第四点是表述了四个良好的习惯,就是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
前面三个习惯都比较好理解,但是反思质疑该怎样解释呢。反思是学生对于自身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质疑是学生对于书本或者他人的推理结论进行思考,表示怀疑,这两者都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再思考,当学生进行质疑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疑问寻找证据,以否定、修正或者证实他人的结论,二是当事实表明学生的怀疑是错误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理智地放弃怀疑,实事求是地尊重科学,同时教师要其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恰当的肯定,学生的质疑即使是错误的,经历这个质疑的过程也会给他们带来收获,他们会在这一个过程里面培养批判思维、培养质疑习惯、培养交流能力,逐渐学会有依据的质疑,这正是我们常说的过程也是目标,这句话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我们刚才讲了具体目标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课标里面专门用一段话说明它们的关系,这个关系四句话主要说了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