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里人家

(2011-01-27 08:52:59)
标签:

原创散文

分类: 原创散文

山里人家      

  作者江日

 

    一年春节,应一户李姓农民的邀请去乡下过年。他的儿子小燕亲自来家接我,先赶车到江津,再转车去蔡家。下车后沿乡村公路步行二十余里抵达凤仪乡,再踏上崎岖难行的山间小径又走了七八里,这才到了主人家。

    时值隆冬,一路上北风呼呼吹着,可到主人家后,头上早已是热气腾腾,连内衣也湿透了。小燕妈忙端来热水,让我洗脸擦汗,接着又拿来一件新汗衫,要我去内屋即刻换下。随后让我坐在一张靠椅上,提来两个烘笼,一个抱在怀里暖手,一个放在地上烤脚。如果说赶路时我是从冬季回到夏天,现在可说是又从夏季回到春天了。

    吃过晚饭后,主妇二人又忙了好一阵子,这才抽闲坐下来,在堂屋里昏黄的灯光下,陪我摆谈家常。小燕爹的一双手也没闲着,一边交谈,一边编织竹篓。后来见时间不早了,送我进客房安息。借着昏暗的灯光,我还是看清楚了,床单是新的,被子是新的,连铺的稻草也是新的。钻进被窝,竟然是暖暖的,原来事先用烘笼烤过。主人待客的一番盛情,怎会不令人感动呢?

    山村的冬夜分外宁静,躺在床上,我却久久不能入睡。夜渐深了,除窗外呼呼的风声外,屋后还传来轰轰轰的推磨声,不多一会便将我送进梦乡。第二天我醒得很早,先听见墙角鼠群追逐吱吱的叫声,不一会便听见村中雄鸡报晓喔渥的啼声,随后就听见主人晨起叽嘎的开门声。这准是小燕妈下厨生火作饭了。再过了好一阵,从屋顶的亮瓦射进熹微的晨光,小山村新的一天便又开始了,

    我躺在热被窝里,正用一双耳朵来品味小山村的冬晨时,小燕妈忽推门而入,把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送到床前,让我坐起身来,披着棉衣趁热喝下。我一生作客数不清有多少回,象这样的殊遇还是第一次。

    这天虽说是除夕,辛劳了一年的山里人,依旧是闲不下来。小燕背个背兜到镇上去了,小燕爹上后山割牛草去了,小燕妈手不停,脚不住,忙着干家里的活。时近中午怕我饿了,她端来一大碗家里做的汤元,个头有鸡蛋那样大,差点把我胀坏了。

    除夕夜的年饭倒是吃得比昨天早,一张大方桌摆得满满的。中间是一盘烟熏的猪耳朵猪心舌,周围摆的是大碗大碗的腊肉拌粉条,腊肉炒蒜苗,腊肉蒸盐菜,还有腊肉炖的萝卜汤。这在当时山区人眼里,算是一年中最少有最丰盛的一餐了,如果将它搬到都市人家桌面上,你会作何感想呢?主人把大块大块的肉夹到我碗里,越是热情,我心里越是感到酸酸的。

    就这样,我在主人家住了好几天,也在小山村转了好几天。破旧的土屋,空旷的山野,无语地躺在残冬的冷风中。那年代山里人家的日子还过得很苦,并没有多少过年的欢乐气氛。我见到一个穿着不合身袄子的儿童,两只小手冻得象红萝卜似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赤足刹着一双自制的木板拖鞋,目光呆滞地打量着我这陌生的来客。三两个姑娘穿着花棉袄,邀邀约约去镇上逛街,给山村增添了几分喜气。一个大嫂背着孩子,提着瓶酒肘子回娘家,那算是最惹人羡慕的了。

    过了大年初二,小燕爹便披着蓑衣去犁冬水田,小燕妈留在屋子里,养鹅喂鸡宰猪草,也总有那么多干不完的活。

    初四那天我要回城了,为了赶早班车,鸡没叫就起了床。匆匆忙忙吃过早饭,夫妇二人为我送行。打着电筒,迎着冷风,踏上陡峭狭窄的小径,走了七八里路到达凤仪乡。又走了二十余里雨后泥泞的乡村公路,这才到了蔡家。此时天已大亮,赶车的人很多,拥挤在公路旁,小燕爹推着我,好容易挤上了车。当汔车开动时,夫妇二人追在车后,一边跑一边呼叫:有空再下乡来玩!车子离蔡家越来越远,那声音还萦绕在我的耳边,山里人那片深情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我的睫毛不禁湿润了。但愿山里人在脱贫的道路上加快步伐,早日过上富裕美满的好日子。

                                                                                    写于1997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山里人(二首)
后一篇:故乡过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