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写字教学课题研究
(2010-11-07 19:51:17)
标签:
课题研究书写汉字 |
分类: 论文 |
[摘
[关键词]写字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年级学生
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以及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①,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保证,是学生学好各门功课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然而,在当前中小学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视写字能力培养的现象。通过前一阶段对中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调查,我发现学生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1、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
2、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不正确;
3、过分依赖橡皮、胶带;
4、作业不整洁,字迹潦草,涂涂改改;
5、书写速度慢。
还有许多学生在写字时,不是少笔画,就是多笔画,写出的字“东倒西歪”“比例失调”,滥用“同音字”、“形近字”,更有甚者写出“自造字”。出现上述情况,除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细致以外,更主要的是学生没有了解汉字,没有掌握其内在规律。
根据这些情况,我选择“小学中年级写字教学课题研究”,希望能摸索出适合中年级阶段学生的写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细致、专注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抓学生写字方法为突破口,提出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更是两次提到“要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②,“要养成正确的写字的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③]。由此可见,作为老师应该优化写字指导方法,致力于对学生行为习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特别加强学生握笔、运笔、坐姿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和“三个一”:眼睛距纸面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在掌握了正确的习字方法后,我们进一步要求实验班学生在写字时还必须做到正确运笔、纸面干净、书写汉字每分钟不少于20个。在此基础上,着手探索小学生识字与写字的最佳结合点,做到一练多能,既提高写字水平,又识记了汉字,真正发挥了写字教学的作用,提高识字和写字的效率,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明确了写字的方法和要求以后,就可以因材施教,培优补差,选择最佳途径,将要求落到实处。
二、教师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要想让学生能够写出规范字,首先教师必须习得一手好字。如今,在课题组教师中形成练好“三笔字”(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的良好风气,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字活动,使每位教师从书法中找到乐趣,并使“三笔字”书写质量不断提高。我校还组织教师基本功竞赛,通过展示、比赛等形式,促使教师书写水平的提高。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写漂亮字、规范字,就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了。另外,我校还开展写字教学的教研课,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提高。这样,教师的书写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提高了,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课题研究的使命促使我不断反思自我、挑战自我。为了能让研究不断深化,我和参与课题实验的老师密切配合,互相促进,主动学习。平日里,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收看教学录象,研究教学课件,积累课题资料……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随时修正自己的不足,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节写字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感觉到:我们正一点点的成长着。
写字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地下真功夫。字须天天练,才能形成技能,才能熟能生巧。“天天练”也是意志的磨砺,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教学计划中每周仅安排20分钟的写字课,然而真正要练出一手好字,单靠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天天在练字”。因此,我们提出“提笔即为练字时”的理念,有时还给他们讲述古人苦练书法的故事,教育学生养成自觉习字的好习惯。在习字课上,还相机播放一些优美的乐曲,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快乐乐学写字。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写字技法演示的指导局限性很大,教师弯腰下蹲在黑板上示范,直观效果不是很明显,结果很难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诸多难题。教师可在投影上边写边讲解,清晰展现各种笔画的起、行、收的运笔技巧,哪儿轻、哪儿重、哪儿快、哪儿慢,一目了然,使学生明白写好字还要注意轻重快慢,这有助于学生对用笔技法掌握,而且缩短理解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对汉字结构的教法,合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清楚④。如教“约”这类左右部件不一的字时,左边要写得窄,右边写得宽。在制作“约”字的过程中,选定位置,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左右移动,上下搭配等不同比较,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这是一种典型的左窄右宽结构的字。
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如在写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通过色彩、动画和音乐等效果,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书法作品,全方位、多视角地引领学生欣赏。教师将不同风格的硬笔书法作品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只要用鼠标一点,一幅幅章法不同、风格不一的书法作品就会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
五、注重过程评价、收获喜悦
写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小学教学的始终。这就要求教师在抓写字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写字教学的过程评价。结合书写能力、习惯、态度、质量等,制定较为详尽的评价标准;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家评等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最为重要的是,注重写字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在教学活动中,我鼓励学生收集、整理自己在日常作业及活动中的写字成果,并汇编成册,相互传阅。这样,每本小册子都记载着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每翻一页都能感受到巨大的进步,并准确、系统地展示书写的点滴收获,成为了流动的评价手册,每天都等待着孩子们用辛勤的汗水去刷新更高的“星级记录”。
六、扩大覆盖面积、比学赶超
因为我今年所带的班级是三年级,所以,我选的这个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中年级学生,而我校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老师对学生写字的要求存在着比较淡化的现象。所以,我设法取得了这两个学段老师的支持,将三、四年级作为实验班,一、二、五、六年级作为对照班,同年级之间作横向比较,低、中、高年级之间作纵向比较,在对比中找差距,在对比中比、学、赶、超,这样,不仅扩大了写字课题研究的覆盖面,而且解决了实验班重视、对照班不重视的问题。
七、取得学校支持、各科配合
写字教学既是指导学生把汉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美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在课题研究中,我除了抓好自己语文课中的写字指导活动和每周20分钟的练习活动,还争取其他各学科老师的配合,让他们在指导学科作业书写时,也努力做到正确美观、行款整齐,并要求他们在批改作业时,设置书写分3分,记入总分,以此促进学生时时处处都要写一手漂亮字。这样就解决了语文课内重视,语文课外不重视,语文教师重视,其他学科教师不重视的问题。
八、教研科研齐抓共管、齐头并进
为使教研和科研两项活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我利用每周五的语文教研活动时间,渗透科研内容,充实课题资料。我们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教师并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还是义不容辞的教育教研的责任者与参与者。这样,科研和教研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齐抓共管、齐头并进。
九、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生活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写字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又能获得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为写字教学及写字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开阔的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1、在全校每个教室内都开辟了写字专栏,在校园内设立写字宣传橱窗,让学生一来到学校,就被这浓郁的写字环境所深深吸引,立志要好好练字。
2、将写字教学随语文课生字教学同步进行,另外,每周还专门安排20分钟时间指导练字,确保学生有时间练好字。
3、开展写字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他们的写字积极性和审美情趣,让他们有兴趣练好字。
4、举行硬笔书法比赛,让他们有机会展示一手好字。
5、举行手抄报比赛,引导他们不仅写好字,还要学会经营好位置和版面设计。
十、不断积累经验,强化提高
写字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是我个人所能办到的,我所在学校的领导听说我正在研究课题,也非常支持,大力提倡 “每个老师都是实验者、先行者”、“写字教育,人人有责”,如今“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这些理念深入人心。目前,我们董岗中心学校各年级老师已基本形成全员参与写字试验的良好风气。实验班与对照班比着教,比着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部分老师已着手撰写论文,学生的写字作品和手抄报作品也分别被广泛收集,准备将来结集成册。所有这些,不仅为课题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写字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长生明显增多。
虽然如此,我们在具体方案实施过程中,仍然瑕不掩瑜,某些细节还急待解决:
1、其他学科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2、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科研理论、方法的培训仍需进一步加强。
3、对学习方式改变的融会贯通亟待实现。
我的“小学中年级写字教学课题”研究已经十个月了,我所负责的语文教研工作也因此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写字课题为龙头的语文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因而,本学年我校语文教研组被评为“肥西县先进教研组”。今后,我仍将继续进行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来促进我的个人成长,以课题研究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我深知:今天仍然是播种的季节,明天仍然需要付出耕耘的艰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9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附录)p155,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附录)p157,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许静,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p7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