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ine Charles专访--五十年来我只想着下一季

标签:
carolinecharles时尚 |
分类: 专访 |
在光怪陆离的时装圈内从不缺乏如巨星般闪耀的天才设计师们,他们也许少年得志后便一直扶摇直上,每一季都牢牢的占据着人们聚焦的目光,然则花无百日红,残酷的业界正如超模Heidi Klum多年流传的名言:“You know in fashion,one day you in, and next day you out.”在这样一个更新换代极为稀松平常的行业内,却也有这样一些如万年青松立于林间的设计大师 ,Caroline Charles便是这样一位英国国宝级的设计元老。她数十年如一日饱含激情的耕耘,带领着自己的品牌一步步扩张,铸造时代性的风格,见证了几十年间时尚界沧海桑田的变化。
英伦面孔
2012年伦敦时装周的第一天,英国老牌卡罗琳·查尔斯(Caroline Charles)为人们带来了一如既往的卡罗琳式英伦经典:裁剪精良的格纹套装;手感丰盈的豹纹印花大衣;笔挺的西装直身裤配以民族风格的针织开衫;天鹅绒与缎面的修身小礼服穿插其中......设计师对面料与颜色的选取的精准仿佛一把在医术高明的大夫手中锋利而准确的手术刀,流畅线条下镶满刺绣与珠钻的晚礼服毫无意外的又是下一次红毯上明星们趋之若鹜的单品;而标志性的夹克此季则是已更加亲民的姿态出现在T台上,谢幕时分设计师卡罗琳·查尔斯本人登场——2012年,已经是她作为设计师工作的第50个年头。
与这位大师的对话在炎炎夏日中开始,这位英国国宝级的设计师带着非常和蔼的笑容和依然属于年轻的好奇心不断诉说着此次来北京的所见所闻。五十年,几乎可以称为人一生的缩影,英国时尚也在这50年间风起云涌最终奠定了在时尚圈内的重要地位,卡罗琳·查尔斯作为最初几名参加伦敦时装周的设计师一直到今日在英国饱受尊重与推崇的大师,当谈到这漫长的过程,卡罗琳·查尔斯似乎非常享受这一切的变化与不定,她坦言非常享受这五十年间任一个阶段,时尚的乐趣在与不停变化,而变化与未知则为她带来了更多富有乐趣的挑战。
出生在1943年的卡罗琳·查尔斯,总称自己是“1960年代的孩子”。60年代的伦敦是世界时髦的中心,20岁出头的卡罗琳·查尔斯像伦敦所有的年轻女孩子一样,享受着“摇摆伦敦”中的自由与轻快,跟随超短裙之母玛丽·奎恩特(Mary Quant)的工作中她见证了时装史上一个始料未及的崭新时刻,在这场伦敦时装狂飙运动中她也以年轻设计师的身份做出了以白床单为面料的棉花裙装系列,前卫的同时又不乏优雅和俏皮。1963年卡罗琳·查尔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除去围绕在生活中那些非常前卫和先锋的想法,玛丽·奎恩特全方位品牌在世界上获得商业化的极大成功也为卡罗琳·查尔斯带来关于建立品牌更完善的想法。
包容性极强的伦敦很快接受了这为富有才华与勤奋的设计师,时装周的频频露相,BBC等众多媒体的报道让卡罗琳·查尔斯成为领导伦敦前驱潮流的人,当年的时装偶像们纷纷争抢着她的设计:甜姐歌手LULU;微笑让世界为之着迷的玛芮安妮·菲丝(Marianne Faithfull);滚石乐队坏小子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受披头士的鼓手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委托全套的结婚礼服;这些都是她数不尽的明星客户。她的设计跟随着音乐走过了伦敦的巅峰时刻,80年代的来临美国大众文化的推广促进着服装商业化的脚步,随着品牌扩张遍布欧洲后卡罗琳·查尔斯进入美国和日本市场,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她也一并推出了其他服装系列以及延伸的饰品,婚纱,床品等产品线。卡罗琳·查尔斯已然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装王国,设计中潜移默化风格的让她成为一名真正的皇室设计师。
与60年代不同的是,卡罗琳·查尔斯开始追求更加经典而端庄的设计,对奢华面料的追求让她的衣服有了更加昂贵的价值。黛安娜王妃热爱在大大小小的场合穿着她的设计,皇室也多次邀请她为庆典和大型活动做设计,Burberry与 Marks&Spencer这些流淌着纯正英伦血脉的品牌巨头也纷纷向她抛出橄榄枝邀请其成为设计顾问。卡罗琳·查尔斯标志性裁剪一丝不苟的夹克和对面料精益求精的追求让她成为了这漫长的50年间英伦风格的领导者。
生命的一部分
卡罗琳·查尔斯坦言,设计之于她既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因为对于时尚而言,守“时”是一项必须遵守的规定,每一季的发布都有严格的时间结点。但实际上,50年的设计已经成为了组成她生命的一部分。
相较外界加于她“经典英伦风缔造者”的称号,她却更愿意相信真正的英伦风格不是经典,而是多元化:在拥有格纹和良好剪裁的同时也拥有朋克,哥特等一文化服装风格,伦敦作为一个文化融合点时常吸收着外界的文化,不断产生着人们眼中更加新颖的英伦风格。而对于她自身来说,一个传统的英国女人也不能完整的定义她的身份。她眼中女人便是女人,也许与国籍无关,总是启着非常重要的延续,平衡与调和的作用。十分热爱热爱家庭的她有两个女儿,五个外孙,即便一直追求独立的她工作异常忙碌,但依然不能阻止她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和曾祖母享受着与这世界上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所拥有幸福充实的生活。
相信世上在肯定卡罗琳·查尔斯设计作品的同时,也无不为她作为品牌的领导者这份掌控全局的霸气与精明的商业头脑折服。当她谈及工作思路非常敏捷,反复强调作为一个设计师的包容性与团队的精神。的确,当今的设计师不仅仅只需要懂得裁剪,品牌的管理规划,公关等多项工作越来越多地要求着设计师在设计能力之外也争取面面俱到。
在卡罗琳·查尔斯眼中管理亦或懂得市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而设计师最为重要的则是全方位的把控,她需要懂得如何设计,如何裁剪,如何完成商品及如何进行陈列,而市场上的管理则是另一方面的要求,只有完善的团队才能支持一个设计师创造一个品牌。曾经在Burberry 或者Marks &Spencer的合作让她对品牌有了更深的了解,是开放的环境和自由的氛围才能让一个非常巨大的企业良好的运转,作为品牌的设计师包容力和接受能力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工作组织中,对待同事的合作或是设计上一些新的想法。以这次的中国之行为例,她接触到了传统中国中一些非常有魅力的文化,而这不同文化的融合将会为设计带来新的灵感碰撞。
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
卡罗琳·查尔斯并不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谈到未来她说自己从未想过太遥远或太不切实际的事情,她非常期待每一个到来的时刻都是美好的。在时尚,工作的话题中滔滔不绝的她对生活也非常有自己的见解。
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各式各样的报道都充斥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她并不是很喜欢这样一个感觉。作为一个睿智的长者她希望年轻人可以适当的远离电子产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也许一次对话,一次反思,一次写作或是绘画都可以让人体验到属于生活更加真实的一面,保留一些传统的习俗在生活中其实非常美好。“如果你有一双眼睛你就要去善用它,能够看到和发现的世界师非常精彩的。”她这样说道。
“如果碰到50年前的自己,我会对她说你非常幸运。”卡罗琳·查尔斯在回望这些年间的变化时,一直感激着生活带来给她的财富,机遇,家庭和健康,而一个好工作的团队则是她最大的幸福之处,生活给予她的满足更多是来自于有趣的事物和各式各样的经历,因为她非常喜爱感受未知。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她可以在这样一个令人身心疲惫而闻名的行业待如此之久,她思考片刻“感觉并不像五十年,我从不仔细回想过去,下一季才是我要思考的,怎么能停下来呢?时尚会成瘾的。”
S:许多奢侈品牌在前几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并在这里开店,为什么你选择现在来而不是早几年呢?
CC:我一直在等一个好的时机进入中国市场,而现在对于我来说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近年来中国对欧洲的许多品牌都有浓厚的引入兴趣,一些规模较大的奢侈品牌较早的进入了中国市场。而随着中国时装产业和奢侈品产业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市场也开始接受一些欧洲品牌中一些较为设计师风格的品牌。也许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市场的主流观念和消费层更倾向于一些名声响亮的大牌,我的品牌并不会像它们一样用强大的宣传攻势占据着知名时装杂志的多幅跨页广告,但我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关于时尚消费的观念可以接受这样一些相对小众的奢侈品牌了。
S:在做设计师开始,你一直受到60年代的影响,在初期作品中你的设计风格是较为前卫反叛甚至是有些激进的,但是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你的风格慢慢趋向于皇家式的优雅而在近几年间设计更加保守和经典化,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讲甚至有一些普通,你对自己风格的变化有什么见解吗?
CC:我个人从不认同自己会做大众和普通的设计,只是现在相对从前而言更加精细复杂也更加奢侈。在我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我像很多年轻的女装设计师一样从自身的生活和环境出发,做一些适合20岁左右年轻女性穿着的服装,在“摇摆伦敦”的年代一切都是非常有趣的,姑娘们热爱超短裙和一些轻松简单的着装,氛围非常自由。对于我而言这些年设计核心并没有产生变化,无关前卫或是激进,只是我越来越热爱奢华且精美的面料了。风格的变化更多是围绕着面料的改变而产生的,我的许多客人正是因为品牌对面料的完美追求而承认我们品牌的价值并且愿意购买,现在的客户群也是转向更加成熟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
S:所以现在是更倾向于一些商业化的设计吗?
CC:如果你的生产成本较高的话那么最终的售价也必定是高的,如果像我一样选择了最好的布料和工艺,那么我的客户也必须具有购买它的能力。品牌一季又一季的发布与更新需要商业上成功的运转,因此在设计上也要考虑到这一点。
S:可以说在设计风格上像是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一个物质女郎?
CC:也许应该说我是非常贪婪的,我总是会想用最好的面料进行创造.
S:你拥有许多明星客户比如说黛安娜王妃,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与她们合作的经历吗?
CC:黛安娜是一个非常友好而善解人意的人,个人着装的品味也很值得称赞。国际上对她的高度关注也为我的品牌带来知名度,为此我很感谢她,每一次和她的合作都非常愉快。近日尼可基德曼非常喜爱我高端品牌下的特别订制系列。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也许说不完,但我认为名人与设计师一直是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明星也是时尚产业的一部分,她们热爱时尚并欣赏我们的设计,我们则为她们打造更美好的形象,而媒体在宣传着这一切。
CC:我想一个完美女人是美丽的,也非常擅长于装扮自己,她热爱时装也热爱生活,当然她并不会为此沉迷,魅力的人格也是必须的,她可以驾驭一切美丽的服装。
S:在时尚界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时尚不停在变化和轮回,你认为什么才是时尚呢?
CC:时尚总是在循环,风格是在过去的一些年代间不停的重新出现。现在的成熟的设计师或是年轻的设计师都喜欢去追逐一些更加新鲜的东西,但是面料的设计才是这一切的根本,虽然并没有非常被重视但实际是非常重要的。
S:会针对不同的市场设计不同的系列吗?比如说中国系列?
CC:我们正在商讨此事,我们非常看重中国市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的加工地,而现在中国的客户对欧洲的品牌也非常重要,我在思考如何让英国的市场与这里的市场进行结合,才能达到双赢。
S: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一些明星设计师呢?
CC:对于明星设计师来说他们的事业和生活有着更大的起落,也许现在的社会对于这些明星设计师的要求有些苛刻,他们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巴黎,每个人都期待着明星设计师带来更为惊艳的作品。
本文刊登于《Surface》杂志。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