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代黄玉觽形蚕

(2019-03-06 12:07:29)
标签:

财经

历史

时评

文化

收藏

分类: 我的收藏

玉蚕即玉虫。喻灯芯。元仇远《生查子》词:“钗头缀玉蚕,耿耿东窗晓。”参见“玉虫 ”。商周时期种桑养蚕较为普遍,墓葬多有出土,是为了防止人的精气外泄,作为葬玉使用,蚕口处多有圆孔,用于穿绳佩戴。

商代黄玉觽形蚕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佩角锐端,可以解结也,成人之佩。小,解小结,貌如锥,象骨为之。《诗》曰:童子佩。从《周礼》到《说文》,对的形状的解释,与红山文化玉的形状相一致。运用象骨或兽牙制作,解结是方便的工具。发展到玉器时代,便出现精美的玉,除解绳结的用途之外,还可佩饰,以示奢美。发展到老三代,“童子佩”,除解绳结、实习劳作的用途之外,可能是启迪、教育童子要像锐一样,能够知难而进,学习钻研,善于释疑解惑。

商代黄玉觽形蚕

黄玉形蚕长5.83CM10.5克,此黄玉形蚕,从节间凹槽中节奏明显的垂直砣痕、沟两侧起伏坡面上的磨痕状态、以及器面不平的抛磨状态分析,此器应是商代玉品或更早些,而不是西周以后的玉品。
商代黄玉觽形蚕商代砣工特征;此器运用粗砣和细砣两种砣工。粗砣工特征:1.宽深。2.砣迹起伏节奏鲜明。3.沟面上的砣痕呈平行状态,粗犷。4.平行的砣痕宽窄、深浅不一。5.走砣刚劲,有力度,一砣一步,不重复加砣(刀)。细砣工特征:1.有深度。2.有力度。3.有锋锐感。4.直线底部有起伏、停顿的节奏感(非一条直线贯穿)5.砣线与砣线的间距短,这是汉代以前砣工砣线的共同特征。
沁状;
此器为淡黄玉,所呈现的黄色为侵后之色。玉质坚密,又经古人工具和佩饰两用,玉表更加细腻圆润,因而出现玻璃光泽。玉质受蚀,解理,出现沁坑、沁疤与膨松的沁斑;沁斑上裸露玉质纤维,侵有灰褐色、黄褐色、橙红色、灰白等色,有沁瑕、沁斑、沁坑、沁疤。深层之内侵有深色的结块。

商代黄玉觽形蚕

有的玉器典籍图录中,将形体较直、蚕首较简、节槽较深的玉蚕一般定为商代玉品,似乎说明商代玉蚕的工法朴拙,简约,而造型稍加复杂或变形,则认为是以后朝代的玉品。这是不足以为据的。玉器史上,同一种造型的玉器,或同一种纹饰,往往在几个朝代均流行。比如谷纹,春秋、战国、西汉、东汉,以及以后的朝代都沿用。各个朝代的谷纹,虽然鼓凸,鼓凸周围的阴线,以及阴线尾端的尾巴,似乎都一样,但仔细研究与比较之后,就会发现,各个朝代谷纹的做工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古玉断代的核心依据,是工法,是工法痕迹上所体现的特征,而简单的纹样或器形只是辅助或参考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