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山文化三动物形玉璇玑

(2019-01-24 20:39:21)
标签:

历史

文化

财经

时评

收藏

分类: 我的收藏
红山文化三动物形玉璇玑
直径8.04厘米.壁中间厚0.51厘米.外缘棱圆厚0.22厘米.动物长2.66厘米.动物厚0.42厘米。器形及人工磨制的痕迹符合红山文化打凹制做工艺。

关于玉璇玑;民国初期,古玉收藏家陈大年在《陈大年所藏古玉石器琉璃器出品说明书》“璇玑正天文之可疑”一段文字中认为,璇玑不是正天文之器。老三代、秦汉确多,唐宋以后少见,本人同意陈氏见解。夏商时期以后,由于社会文明和观念的变化,玉器上明显的性展示逐渐隐化,更加抽象化,更为简化,于是便被三个齿牙所替代,红山文化玉璇玑上生机盎然的艺术形象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红山文化玉器中,虽然出土文物未有玉璇玑,但是民间却有真品玉璇玑,“民间流传的红山文化玉器中有猪龙首与鹰首玉璇玑,猪龙与鹰均面向同一个方向,其姿势动作明显展现三者连续的性行为,应是远古祖先对生命不息、再生循环的认识与信念。这种玉璇玑应是两个氏族的姓氏图腾或男女两性的性图腾,或是礼器,或是祭器,显然不是天文仪器。”

我收藏壹件,发表出来供网友们欣赏。红山文化玉璇玑一般并不单纯是三个齿牙,齿牙处多为龙首、凤首或人首等,以此形象增其观赏性和艺术性。较大的玉璇玑拴上牵绳,可能有狩猎抛击猎物之功用,还可能作为兵器追杀抛击敌人。但是,这壹件玉璇玑并无古残,可能还有象征或图腾的作用。        

此玉璇玑中孔的边缘棱薄,外缘棱圆厚,边外园缘棱薄,边缘棱凸出三个动物形(似猪.熊三个动物性行为的模糊形象)三只动物都如此复制。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此种形象深沉而隐密的内涵,即是动物性行为的模糊形象。

玉表上的原始刮磨痕迹已经基本消失,几处阴线凹槽中和原初受侵的皮壳上,仍可见到原始石器刮磨的粗糙痕迹,二次受侵或继续受侵而形成的大片灰白色之处,则不见古代人工磨制的痕迹。

    红山文化三动物形玉璇玑


红山文化三动物形玉璇玑

红山文化三动物形玉璇玑

红山文化三动物形玉璇玑

直径8.04厘米.壁中间厚0.51厘米.外缘棱圆厚0.22厘米.动物长2.66厘米.动物厚0.42厘米。器形及人工磨制的痕迹符合红山文化打凹制做工艺。此器为淡黄色玉,半透明。此器自然沁状态如下:1.原始皮壳受盐碱侵蚀而逐渐脱落,土黄色斑为原始皮壳的残留处,其上留有原始的刮磨痕迹,以及原初受侵而形成的沁孔;2.大片灰白色处为二次受侵或继续受侵而致使原初皮壳脱尽的状态,其上完全未有原始刮磨痕迹,侵为醭膜状;3.运用放大镜可见细碎的沁纹,沁纹渗入玉层深处,为云雾片状,是一种完全不可人为的自然状态;4.盐碱沁玉表上的桔皮纹,面积细小,平浅,坑疤之间的棱呈漫圆状,自然形成,与人工酸蚀又经人工盘平的状态截然相反;5.在一个沁孔的放大图中,可以见到丰富的沁质:有极微小的亮珠,有黑色氧化金属微珠,有棕红色玉质微珠,有白色茸状晶体状分泌物,有盐碱沉淀物,还有泥沙等沁质,如此丰富、如此微小、如此奇妙的物质状态,如果没有几千年悠久时间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只凭人工强酸的腐蚀或浸泡泥沙灰质,是绝对不可能奏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