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珠景观的六宗“罪”
(2011-12-16 10:24: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业新闻 |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秋雁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证监会14日公告,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珠景观")首发申请被否。对此,业界议论纷纷,甚至有人笑称"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东珠景观真的应了这句江湖老话吗?
罪状一:"寄生"政府襁褓成长性存疑
东珠景观近年来业绩快速增长,但是其高度依赖地方政府,以及区域过于集中,未来成长性难言乐观。
招股书显示,东珠景观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38.84万元、13281.34万元和30432.61万元,2009最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15.73%。2011年1-6 月,本公司营业收入为 27,370.61万元,已经达到2010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的 89.94%。
但IPO研究组发现,近三年来东珠景观的业绩对无锡政府的依赖程度相当高,招股书中反复出现无锡市所属各级政府及部门。以2010年为例,江苏省锡山经济开发区开发总公司、无锡市太湖新城建设指挥部、无锡市新区城际铁路站前商务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大客户,三者合计占东珠景观当年营收比重逾52%,约1.6亿元。
其实,东珠景观的业务对地域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至今尚未真正走出华东地区。招股书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1-6月,华东地区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6538.84万元、12339.75万元、29503.24万元和23189.07万元,比重分别达到100%、92.91%、96.95%和84.72%。虽然2009年和2010年在华南地区尝试过业务开拓,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今年业绩贡献为零。
罪状二:股权结构调整难改"夫妻店"事实
虽然东珠景观的股东名单上共有25个自然人股东和1个法人股东,但这改变不了其"夫妻老婆店"的事实,股权结构极不合理。
招股书透露,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席惠明,实际控制人为席惠明和浦建芬夫妇。席惠明现任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本次发行前,席惠明和浦建芬夫妇合计持有本公司股份5635.98 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2.64%,其中席惠明持有本公司股份4542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66.60%;浦建芬持有本公司股份1093.9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6.04%。如果再加上子女席盛超和席晓燕5.69%和1.29%的股份,全家持有东珠景观的股份高达89.62%。
东珠景观名义上虽然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但是力度小得可怜。在2009年7月份完成的第二次股权转让过程中,新增15名自然人股东,仅转让出去6.8%的股份,其中还有1.6%股份送到了自家人手中,即席盛超和席晓燕,实际上家族仍然控制94.80%的股权。2010年7月第三次股权转让时,又增加了6个自然人股东,但也仅分走1.32%的股权,家族控制的股权依然高达91.88%。
在改制过程中,东珠景观还出现了创始人蹊跷出局的情形。东珠景观前身--无锡市东珠绿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珠有限")于2001年7月5日由席惠明、浦建忠和杨新华分别以现金35万元、10万元、10万元共同出资成立。但在2004年3月,杨新华和浦建忠分别将其持有的10万元出资,以原价转让给了席惠明。对于这两人的退出原因,招股书未给出说明。
罪状三:"同股不同价"屡演差价闹剧
如果说东珠景观股权变更是故作姿态,其屡屡上演的同股不同价更让这种意图"路人皆知。"招股资料第35页起,详细记录了东珠景观屡次同股不同价的股权变更过程。
2007 年10 月,东珠更名为"江苏东珠景观建设有限公司"。此前,浦建芬与席惠明夫妇持东珠100%股份。12月,进行第二次股权转让。浦建芬将其持有的东珠有限690万元出资转让给席惠明、席晓燕、席盛超等16名自然人。其中,以每1 元出资1 元的价格转让数股给丈夫席惠明、子女席盛超和席晓燕;给其余13名非"自家人"的转让价格则为每1 元出资6 元。
此后,2010 年7 月27日,东珠有限第三次股权转让中股价差异再次出现。席惠明、浦建芬给子女席盛超、席晓燕的转让价是"每1 元出资1 元";股东邱成彬、王能标给席家子女的转让价是"每1 元出资6 元";而浦建芬给华群石等14位自然人股东的转让价是"每1 元出资9 元"。
2010 年10 月,东珠景观第一次增加注册资本,浦建芬以1,800 万元货币资金认购公司新增股份600万股,公司注册资本由6,000 万元增加至6,600 万元。本次增资价格为3 元/股。1个月后,东珠景观第二次增加注册资本,景达创投以3,300 万元货币资金认购公司新增股份220 万股,公司注册资本由6,600 万元增加至6,820 万元。本次增资价格为15 元/股。
同股同权、同股同价这在IPO审核中是一项硬性原则,一般拟上市公司都会格外注意这个问题。东珠景观却在股权变更过程中屡次上演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差价,其家族特色的股权乱象可见一斑。
罪状四:收款难或成"阿喀琉斯之踵"
东珠景观存货大幅增加,这反映其面临着不小的收款难题招股书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东珠景观存货金额达23322.45万元,较2010年的10664.79万元,已经翻番。在此前,其存货金额一直控制住在0.8亿元~1.3亿元之间,还算比较正常。具体分析东珠景观的存货构成发现,主要是已完工未结算工程量,因此今年上半年存货突然暴增,意味着它面临着收款难的困境。
虽然东珠景观认为业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很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楼市调控,以及央行收紧流动性,致使地方政府财政面临不小压力,故此次东珠景观无法及时收回工程款,理应在情理之中。
依据债务资本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来考察,可发现东珠景观目前正面临不小的财务压力。
招股书资料表明,2011年1-6月,负债合计为33374.41万元,股东权益合计为20436.31万元,对应的债务资本比率为1.6,这已超过1.5的正常水平,说明东珠景观的债务负担过重,已经超过资本基础的承受能力。
此外,2011年1-6月,虽然流动比率为1.45倍,尚处于安全区间,但是速动比率仅为0.72倍,这说明东珠景观一旦需要大笔流动资金偿还短期债务,如果不处理存货,则无法偿债。而目前东珠景观恰恰面临收款难的尴尬局面,这会不会成为影响其业绩的阿喀琉斯之踵,目前不得而知。
罪状五:资质获取疑窦丛生
东珠景观这家自称"国内资质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其对这些资质何时获得、如何获得却只字未提。尤其是其最为关键的资质--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其获得过程疑窦丛生。
媒体调查发现,东珠景观的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是于2007年2月取得。根据2007年2月国家建设部发的《城市园林绿化资质标准》(建城2007第27号)中第八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现值需在2000万以上,企业年工程产值需在4000万以上。然而从东珠景观的招股说明书中却无从看到公司于2007年取得资质的这两项重要数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前三年及一期的固定资产分别为196.09万、157.27万、631.60万和1269.44万,固定资产实际金额与资质要求的2000万元相关甚远。即使按照2009年修订的《城市园林绿化资质标准》(建城2009年第157号)的规定,固定资产将值也要在1000万元以上,东珠景观依然达不到标准。
此外,《城市园林绿化资质标准》(建城2007第27号)同时还要求获得资质的企业需有200亩的苗圃基地,然而东珠景观的苗圃都是2010年公司谋求上市之际才取得的。这也意味着,东珠景观是在多项指标达不达标的情况下却获得了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
根据园林绿化资质管理的相关规定,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可承揽各种规模以及类型的园林绿化工程,城市园林绿化二级资质企业可承揽工程造价在1,200万元以下的园林绿化工程,城市园林绿化三级资质企业可承揽工程造价在500万元以下园林绿化工程。
也正因为有了一级资质,东珠景观得以在2010年承接了宛山湖湿地公园工程与镇江新区核心区湖面工程,两个项目涉及金额高达3.5 亿元和金额为1.17 亿元,而这两个项目不仅对公司2010年当期业绩贡献巨大,亦对公司2011年与2012年业绩有着重大影响。
"是否具有一级资质对于东珠景观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个资质,宛山湖湿地公园工程和镇江新区核心区湖面工程等重大项目它是没有资格参与投标的,"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东珠景观2007年一级资质的取得过程中,存在骗取资质的嫌疑。"
罪状六:社保及公积金缴纳情况成谜
东珠景观在员工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纳方面亦令人置疑。记者翻遍招股书,未见其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具体金额,仅招股书57页提及"公司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提供了社会保障计划,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披露员工"四险一金"缴纳具体数额这一举手之劳的统计工作东珠景观未能做到,却大费周章于上市前夕的2011年7月,请公司所在地的无锡市锡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无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其缴纳社会保险金及住房公积金情况出具了证明文件。
"根据园林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园林企业即便缴纳社保,一般也多为管理人员,多数企业基于成本考虑不会为普通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前述业内人士指出,"不说具体金额,而让无锡相关部门出具了证明文件,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而且东珠景观除无锡总公司外,在北京、上海、镇江、河南等多地均有分公司,无锡通过证明才算缴纳了,那么其他地方没有证明文件岂不等于没有缴纳、不打自招?"
"员工社保及公积金缴纳方面肯定存在问题,"北京某资深审计人士表示,"对于具体缴纳金额遮遮掩掩,却去搞了一纸证明,对帮助企业发展的员工尚且如此,未来上市之后,面对投资者利益是否也会'一纸证明'了之?"
面对以上种种"罪状",东珠景观还会迎来上市的春天吗,我们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