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险一跃,张连伟青年时代的梦想

(2021-03-09 09:19:13)
标签:

高尔夫

https://p1.itc.cn/images01/20210309/cb0c501b4e14446aa25399a06da99c1d.png

2020年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期间,曾有记者向中国高尔夫传奇人物张连伟提问:“您青年时代的梦想是什么?”

张连伟给出的答案让在场很多人意外:“当时就是想把球打好,有机会实现农转非,跳出农门。若打不好,只好回家再当农民。”

如今的时代,各大城市到处都在抢人,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落户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比较容易,成为城市人可谓是轻而易举。但张连伟在1990年把户口从珠海转到深圳的那一番经历,却可用“惊险一跃”来形容。

从珠海到深圳

看过史杰鹏著的《户口本》的人应该对书中那位“铁公鸡”父亲的口头禅“看下你的户口哦”印象深刻。1980至1990年代,你如果是农村户口,不仅在城市要面对入学难等实际困难,各种场合里还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一旦拥有过城市户口,再变回农村户口,那种感觉更是宛若噩梦。

1990年以前,张连伟主要在珠海国际高尔夫球会练球。

按说,只要他一直呆在珠海,户口就不成为问题。

但珠海的高尔夫圈子毕竟太小,当时程军等球员都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训练,张连伟孤身一人在珠海练球相对缺少氛围。当竞技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和高水平的球员过招是提升球技的必经之路,闷头在珠海练球则会让张连伟的进阶之路变得狭窄。而且,张连伟之所以要把户口迁到深圳,主要还是为了出国参赛办手续方便以及落实工作调动。

已经在深圳生活的张连伟,若想出国与国际高手过招,还是得回户籍所在地珠海办签证。如今珠海与深圳往返只需两个多小时,当时耗时可远不止这些时间,而且手续流程走完也需要时间,把户口迁到深圳相对效率更高。那一年,深圳高尔夫俱乐部已同意为张连伟安排工作。

但珠海体委却不舍得让张连伟离开。

1989年的张连伟已获得当年的中国高尔夫球业余公开赛冠军,是国内最为瞩目的高球明日之星。

珠海素来有着爱惜人才的声誉,张连伟是珠海体委重点关注的对象。如果户口一直在珠海,未来张连伟在全运会、亚运会乃至职业赛场上有所表现,那些荣耀不仅属于张连伟本人,同样是珠海体育局的业绩。一旦离开,再培养和挖掘一个像张连伟那样水平的运动员,可不是那么容易,那既需要时代的机遇,也需要运动员自身的努力,张连伟同代球员中,后来与他一样在赛场上大放异彩的也仅有程军。站在珠海体委的角度,他们肯定想让张连伟继续留在珠海。

这样一来,尽管张连伟屡次三番写申请打报告,并三次拜访体委领导黄主任,却总是不能如愿。张连伟回忆说:“我后来了解到,体委几位副主任其实都答应了,但黄主任不同意,手续还是办不了。”

如若长久僵持下去,恐怕会发生张连伟最不愿意看到的状况,也即深圳方面不愿意再等下去,不再接收张连伟的户口,而珠海则把张连伟的档案打回老家,重新变回农民身份,“回家种田”。

那样的话,张连伟可谓一朝回到解放前。他多年来在高尔夫的心血也将付诸东流。

点菜纸条上叶选平先生的亲笔指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1990年的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球会,各路神仙都在这家深圳最早的球会聚会、打球,那样的风云际会,让后来人无限景仰。这其中,就包括叶选平先生,当时他是广东省主要领导。张连伟有幸与他结识。

https://p4.itc.cn/images01/20210309/42829854ebff4a708d75a61c478c3048.jpeg

(2002年,叶选平在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

有一次,叶选平先生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的会所吃午饭,张连伟把自己转户口、调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向叶先生反馈后,叶先生现场办公,当即表态要予以解决。

口头表态当然好,但如若是亲笔批示,效果会更好,那样就不必再麻烦珠海方面和叶先生确认。

张连伟身上并没有带纸张,这时也福至心灵,灵机一动,他拿出一张点菜纸条请叶先生亲笔留言。平易近人的叶先生也没有推辞,依言交代他的大儿子叶新福在点菜纸条上给时任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写下相关指示。张连伟至今都能记得叶省长的原话——“叫我儿子写给梁广大书记就可以啦!”

至此,压在张连伟心上的大石头才彻底落地。

张连伟像捧着圣旨一样把这张点菜纸条贴身藏好,随后回到珠海去找市领导。

在珠海市委办公楼四楼,因梁广大书记不在办公室,张连伟没能找到他,就到旁边的办公室找到时任珠海市委副书记黄静。黄静书记了解事情经过后,当即在调令书上写到“经市委书记同意调出,请各个部门配合。”

当张连伟再次来到珠海体育局,那番盛大的接待场面让他记忆犹新。“就差铺红地毯出来迎接我了,黄主任等领导一个个热情地和我握手。”张连伟笑着说。

那一刻起,张连伟成为户籍意义上的深圳人。

青年时代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张连伟没有辜负深圳的期许与信任,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获得个人银牌,1994年转为职业球员后,一路高歌猛进,并在2003年获得新加坡大师赛和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冠军,2004年还获得外卡首次参加美国大师赛,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征战高尔夫大满贯赛的高尔夫球员。

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309/02a8e211eebf4a7ea4fb3af92c2a500f.jpeg

如今,张连伟更是中国高尔夫的旗帜人物,而这一切,都可以从1990年从珠海到深圳的“惊险一跃”找到源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