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古斯塔,最牛体育赛事的东家

(2020-11-06 10:29:57)
标签:

高尔夫

这么多年,随着美国大师赛的持续举办,它的东家美国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也搭上开往高球圣殿的列车,同列仙班。这样皆大欢喜的局面,自然是所有人都乐见的。而奥古斯塔所创造的办赛模式,也为全世界各地的高尔夫俱乐部所追捧与效仿。

 

https://p1.itc.cn/images01/20201106/daefef8a776e42c5aac7d4c8146dd788.jpeg

 

脑洞大开的办赛模式

人们一度以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像高尔夫大满贯赛这样最高级别的赛事,应该是由美国高协、美国职业高协这样的专业机构才能运作,中国的高尔夫大赛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汇丰冠军赛以及宝马大师赛就是由专业赛事机构来运营的,球场则只需将自己的草坪和果岭品质维护好就足够。

 

搜图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106/a80dfbce9d7e4802b077eba9f9ce17be.jpeg

 

毕竟,一场顶级高尔夫大赛,需要调用多方面的资源和专业人员,无论是邀请球员、还是和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沟通赛事转播、门票销售、赞助商谈判、赛事现场秩序管理、后勤保障、志愿者管理等等,每一项工作都要求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对于很多球会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们担心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短板会拖累整个赛事的节奏,而将这一切委托给专业的赛事运作公司会让人觉得格外放心。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106/e245c1cf03754c34a84d4dad3496a780.jpeg

 

奥古斯塔颠覆了游戏规则。对于奥古斯塔来说,当它要举办美国大师赛时,大部分高尔夫球场遇到的疑难问题几乎不会影响到它。它的创始人波比·琼斯是当时高坛最有影响力的巨星之一,无论是球员还是媒体,能接到他的邀约,肯定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人们很难拒绝,而1930年代的人们,对于赛事赞助以及门票销售,还远未形成今日的规模,组织运作方面奥古斯塔也可以通过赛事的不断举办来完善。

美国大师赛横空出世后,人们发觉,世道变了:一个球场以一己之力就打造一场大满贯赛,还以“后发优势”,迅猛地将美国业余锦标赛以及英国业余锦标赛赶出大满贯赛的舞台,让专业的归专业,业余的玩业余,并成为全球最尊贵的体育赛事。

球场和赛事合二为一,谈论美国大师赛就必提奥古斯塔

无论如何,作为最富盛名的大满贯赛,美国大师赛的办赛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它是四大赛中唯一一个将球场和赛事合二一的大满贯赛,人们在提到美国大师赛时就必然联想到奥古斯塔,这两者之间是划上等号的,这样独一无二的标签,无论是对奥古斯塔还是美国大师赛来说,都是最容易识别的标签。与之相比,其他的大满贯赛则是神形分离的。

作为一个在固定球场举办的大满贯赛,美国大师赛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球迷们对球场的熟悉程度。另外三个大满贯赛球场虽然也有轮换球场,球场很多都是顶级球场,但有鉴于挑剔的公众经常提到的球场往往只有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圆石滩、观澜湖以及奥古斯塔少数几个顶级球场,要让他们对每一年的大满贯赛球场都能做到耳熟能详,那往往只有非常专业的观众才能做到。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06/5c87a9021cc9407ea95d4c8e0c817abd.jpeg

 

因而,在其他三个大满贯赛举办前,人们总得事先熟悉一遍承办球场,承办球场的历史、特色、风格、难度等会被事无巨细地一一挖掘出来,大满贯赛总是有这样的魔力,唤醒这些球场的魔力。固然,这是一个借机推广高尔夫,让人们了解多种风貌高尔夫球场的最佳机会,但对公众来说,重新了解一个新球场,总不如一个固定举办的球场来得亲切,来得熟门熟路、驾轻就熟。人们在谈论美国大师赛时,直接就可从赛事历史和奥古斯塔的精妙布局开始。就如美国大师赛现场时没有广告版以及电视直播期间广告时段最少的一样,如此操作就避免了很多看似正确的废话,开场就是大戏。虽然年年都是在这里举办,但奥古斯塔的球道让人百看不厌,总是有无数的话题可以谈论。

奥古斯塔的设计跨越时空,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在某种程度上,英国公开赛或许也可以将赛事固定在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举办——如果R&A有此考量,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但人们总是担心,老球场会不会有些容易,招架不住那些高科技装备下的高尔夫球员的狂轰乱炸,而且,老球场是一个公众球场,如果每年承办一届英国公开赛,那将会大大增加它的封场时间,那些慕名而来的高尔夫爱好者将不得不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在老球场挥杆,这与R&A对老球场的定位也不相吻合。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06/37914c10916241ccb95aa0773ca2a9e0.jpeg

五年轮一次是可以接受的,它可以用五年的时间里慢慢消化技术变革对球场的要求,不至于因球场调整太多而变得面目全非,作为一个“活着的古董”,如果因为赛事的需要逞一时之快而不尊重历史,最终伤害的就是老球场和历史。奥古斯塔则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它是私人俱乐部,只对会员与嘉宾开放,俱乐部有着相当大的自由,它的封场时间长短由俱乐部自行决定,公众能有幸体验一次奥古斯塔就如中彩一般,因而,它每年举办一次美国大师赛并不会引发这样那样的担忧。更重要的是,奥古斯塔的设计是超越时空的,它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106/89550943d2ca475396cf88151b2bb9bf.jpeg

 

即便是在美国大师赛已经举办了83届的今天,人们在提到“阿门角”时依然会色变,乔丹·斯皮斯在2016年美国大师赛决赛轮的崩盘更是说明“阿门角”的经典,它依然能在关键时刻让顶级球员带来极大的挑战,并改变战局,让赛事变幻莫测。

美国大师赛的传奇,奥古斯塔每一年都可以分享

美国大师赛一切的传奇都是在奥古斯塔发生的,这中间没有任何需要过渡和切换的地方。而这一情景并不适用于其它三大满贯赛,赛事历史和承办球场是分开的,赛事的历史与荣耀是归属于赛事的,承办球场想要分享它的雨露与恩宠,尤其是当红的大牌球员与承办球场的关联往往很少,很多时候,它更多是因为该球场承办了其他赛事而顶级球场也到场参赛的缘故,要将三者放在同一个时空的话往往只能珍惜现在。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106/bbe277a8c83a4444a771861cc37d9568.jpeg

 

即便某个顶级球场多次举办大满贯赛,人们在谈到它与该大满贯赛的渊源时,也不得不幽怨地提到,大满贯赛上一次来到该球场时是怎样的一番盛况?这期间又间隔了多少年?在该球场夺冠的球员是谁?很多时候,由于轮换球场太多,等大满贯赛再次光顾该球场时,球员已经换了整整一代人.

当美浓球场举办2013年美国公开赛时,人们尴尬地发现,美国公开赛上一次来到这里是在1981年,而当时获得冠军的澳大利亚球员大卫-格拉汉姆(David Graham )早已退隐,人们在谈到美浓球场的历史时,甚至更宁愿追溯到1950年本·霍根在这里夺冠的场景,而将1981年的故事一带而过。而美国大师赛则不会有这样的忧虑,所有的比赛都是在奥古斯塔举行的,即便某一年的赛事冠军不出奇,但其他球员在奥古斯塔的精彩表现同样可以让人去追忆,美国大师赛很少有平平淡淡的年份。

只专注于呈献完美的赛事

美国大师赛绝对是四大满贯赛中最专注于呈献一届完美的高尔夫赛事的。英国公开赛与美国公开赛由于是国家公开赛,背负着这样那样的责任与义务,在阵容、场地、举办城市等方面往往是折中的结果,它得放入很多通过资格赛打入参赛阵容的球员,美国PGA锦标赛同样会开放一些席位给职业教练,美国大师赛的阵容则要小得多,这就极大限度地压缩了黑马出现的概率。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06/29886103dbfa43bda5f99d1004a95254.jpeg

有黑马尤其是大黑马的比赛固然精彩,那种灰姑娘变王后的超级悬念会让很多人的小心脏受不了;但人们更乐意看到的是大牌球员锦上添花,那样才会有更多的传奇和纪录会被刷新,而不是昙花一现——黑马之所以黑,就是因为其状态的不可持续与不连贯,而美国大师赛的赛制则从源头上加以控制,让观众们欣赏到一场纯粹由顶尖球员参与的视觉盛宴——舞台交给实力派演员,只要天气不来搅局,票房怎样都错不了。

当然,奥古斯塔有如此足够的底气与财力来运作这样一场比赛,它将赞助商的数量压缩至极限,却让这些国际品牌出大价钱,它以很具性价比的价格来销售特许纪念品,让球迷们的收藏癖爆棚。门票和纪念品销售、电视版权以及赞助商这四笔收入就足够奥古斯塔将这项比赛做的尽善尽美。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106/7571c0a523d448369f24515f85361b96.jpeg

 

它的高奖金、冠军的各种隐形福利、赛事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位等等也是让顶级球员格外卖力的原因。老虎伍兹多年来尽管伤病不断,其他大满贯赛也缺席过多次,但真正缺席美国大师赛却是从2014年才开始的事情。而且,在2014年以前,老虎伍兹在美国大师赛上的成绩都不错,前十都是很经常的事情。米克尔森虽然没有老虎伍兹那么神奇,但在奥古斯塔的三次胜利同样很能说明问题,冠军的含金量如此高,表明美国大师赛赛制是大获成功的。

中国高尔夫俱乐部的梦想与雄心

奥古斯塔的这一开先河之举,让大多数高尔夫人脑洞大开并心服口服,如此有想象力的举措,让很多高尔夫俱乐部都产生类似的雄心:我要以自己的高尔夫俱乐部为平台,打造一场类似于美国大师赛那样的大赛,在世界高尔夫版图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06/bafdae5f32a0486184557ab673f72e36.jpeg

当然,像奥古斯塔那样大手笔的玩法不大现实,一般的高尔夫俱乐部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但借助自有赛事提升俱乐部影响力与会籍价值,让媒体和公众不请自来,绝对比单纯在媒体上投放广告要划算得多,而且让人印象深刻;如果能做到像美国大师赛那样要通过黄牛党或赞助商的门道才能得其门而入,那样就更完美。

在中国高球界,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球场在承办职业赛事时,往往将其列入营销成本,有时候甚至可以为此专项列出投入计划,而对于赛事的产出效益,球场的业主方短期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其效仿的或追求的,就是美国大师赛这一终极效应。当然,能否达到那样的目标,则要看各自的手段和本领。而他们效仿的,恰恰就是奥古斯塔这一经典案例。

- END -

本文首发于《GOLF·峰荟》11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