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赛,以国家的名义

本周,第118届美国公开赛将在美国纽约州南安普敦市辛纳科克山高尔夫俱乐部举行,这是本年度第二场男子高尔夫球大满贯赛,盛况空前。
由于大满贯赛的光芒太过耀眼,美国公开赛高难度的定位也太过深入人心,很多人反倒忽略了它本身是美国最为古老的高球职业赛事,也是世界高坛第二古老的职业赛事。而国家公开赛的名头更是让它成为美国高协的旗舰赛事,有着非凡的号召力。
和美国公开赛一样,沃尔沃中国公开赛也是国家级高尔夫球公开赛。截至目前,这场中高协的旗舰赛已连续举办24届。
在此,我们不妨将这两项国家级的高尔夫球公开赛加以观照,由此更深刻解读高尔夫的历史文化。
相隔百年,相继开启各自国家高球历史长河的重要序章
很显然的一点,这两场国家级高尔夫球公开赛能够在世界高坛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离不开前辈们的开拓。
有意思的是,美国公开赛开始于1895年,而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首届赛事恰好是1995年,两者刚好相隔100年。这种巧合,从侧面表明,虽然举办有先后,但太平洋两岸绝对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两场国家级高尔夫球公开赛。
https://i1.go2yd.com/image.php?url=0JIK35GcgF
1895年的美国高尔夫,生机勃勃,以美国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ST.Andrew's Golf Club)为代表的高尔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1894年,为了推动高尔夫在美国的发展,新港高尔夫俱乐部(Newport Club)与圣·安德鲁斯联合举办了全美业余高球赛。这引起当时美国高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罗汉斯·库丁思(Lawrence Curtis)与亨利·塔玛吉(Henry O.Tallmadge)的注意,他们认为建立美国公开赛的时机已经成熟。
1894年12月22日,在库丁思与塔玛吉的筹划下,来自圣·安德鲁斯、新港高尔夫俱乐部、辛纳科克山高尔夫俱乐部(Shinnecock Hills Golf Club)、乡村高尔夫俱乐部 (The Country Golf Club)、芝加哥高尔夫俱乐部(the Chicago Golf Club)等五个俱乐部的代表聚首纽约,商讨成立美国高尔夫协会和举办美国公开赛。最后,西奥多·哈弗梅耶(Theodore Havermeyer)当选为美国高协第一届主席。
1895年10月4日,美国高协在9洞的新港球场举办了首届美国公开赛,共有10位职业选手与1位业余选手参赛。第一届比赛仅打了1天,包括4轮共36个洞,比赛总奖金为335美元。21岁的英国职业选手霍莱斯·罗林斯(Horace Rawlins)赢得了第一届美国公开赛冠军,得到150美元的奖金、一座奖杯和一块金牌,他的总成绩为173(91-82)。
https://i1.go2yd.com/image.php?url=0JIK35iMAP
美国公开赛的诞生是当时几位在美国高坛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大人物推动产生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诞生也与几位传奇人物有关,他们分别是时任沃尔沃盛事管理公司总裁梅尔·派亚特、中国大陆首家高尔夫俱乐部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总经理戴耀宗、时任香港高尔夫球总会总经理浦俊生以及时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席荣高棠。
1994年2月,派亚特只身前往香港与浦俊生见面,提出在中国创办国家公开赛的大胆构想。当时全中国只有不到 10 家高尔夫球场,高尔夫人口也为数不多。浦俊生将这一信息传达给戴耀宗。戴耀宗向时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崔志强作了汇报,得到荣高棠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梅尔·派亚特的设想得到沃尔沃董事会的认可。该年5月,浦俊生与戴耀宗组建了负责赛事筹备和管理的机构——香港富通环球有限公司。同期,沃尔沃公司与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富通环球有限公司,签署长达 3 年的共同组建沃尔沃中国巡回赛和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协议,揭开中国高尔夫运动史上崭新的一页。此后的故事就都是历史了。
1995年4月27日至30日,首届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在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举行,奖金总额 40 万美元。巴拉圭选手劳尔-弗里茨(Raul Fretes)赢得冠军,获得7.2万美元奖金和一座水晶奖杯。他的四轮总成绩是277杆 (-11) 。
由于两者相隔一百年,与首届美国公开赛相比,尽管同样是在一个高尔夫新兴国家举办国家公开赛,但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起点相对要高很多,它在规模上、奖金设置、参赛阵容、以及赛事传播等方面都要远超首届美国公开赛。和业余球员曾先后5次赢得美国公开赛冠军不同,迄今为止,尚未有业余球员获得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冠军。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但这两场国家级高尔夫公开赛的初心显然是一致的,也即将赛事办成所在国家的权威赛事,并一直传承下去,成为世界高坛的经典赛事。事实也是如此,现在,这两大赛事已经成为各自国家历史最为悠久的职业高球赛事,其冠军奖杯更是早已成为各自国家球员的“圣杯”。
开放、公开的赛事
尽管这两场国家级高尔夫球公开赛的冠军奖杯都是各自国家球员必争的荣耀,但自一开始,无论是美国公开赛还是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其宗旨都是开放、公开的,也即赛事组委会从未将赛事参赛球员限定于本国球员。
在美国公开赛举办的最初15年,参赛对象大多为美国业余选手,此外还有一些自英国、移民美国的职业选手,赛事的冠军也总是被英籍选手把持。这一局面直到1911年才被打破。那一年,约翰·麦卡德莫特(John McDermott)在比赛中胜出,成为第一位赢得美国公开赛的美国本土选手,第二年他又成功卫冕。这昭示着美国高球力量的崛起。 接下来的1913年更是让美国人大受鼓舞,这一年的美国公开赛,20岁的美国业余选手弗兰西斯·奎梅特(Francis Ouimet)在延长赛中击败了当时知名的英国选手哈里·瓦登(Harry Vardon)与泰德·雷(Ted Ray),震惊世界高坛。 连续三届冠军都出自美国本土,此举对美国的高球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他们赢得美国公开赛前,美国约有35万人打高尔夫,其后的十年间猛增到200万。随着美国选手称霸赛事,它慢慢演变成一项世界级的高尔夫比赛。
而在过去的24届沃尔沃中国公开赛上,先后诞生了4位中国本土冠军,其他18届赛事冠军则被其他14个国家的17位球员夺走。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球迷要幸运得多,他们不像美国球迷需要等待那么多年才迎来一位本土冠军。1997年,程军夺得第三届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冠军,他也成为赛事诞生的首位本土冠军球员。此后,张连伟、吴阿顺、李昊桐分别于2003年、2015年和2016年夺冠。吴阿顺与李昊桐更是制造了中国人连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冠军的盛大局面,他们的惊人表现在进一步提升了赛事影响力的同时,也让高尔夫球运动获得国人进一步的关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于这项运动。
资格赛体系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
随着赛事的持续举办,这两场国家级高尔夫公开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选手报名参赛。从1924年开始,美国公开赛举办赛前区域资格赛,让更多的球员有机会参与这场国家级高尔夫球公开赛,感受赛事的氛围。
而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资格赛则是自2005年开始推出。现在,每年的美国公开赛一共举行12场资格赛,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则举办四场资格赛,他们的资格赛都是采用36洞比杆赛。
今年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已经圆满落幕;而美国公开赛则将在本周正式展开。一众明星球员,包括备受关注的老虎伍兹、麦克罗伊、达斯汀·约翰逊、米克尔森等,以及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的前冠军阵容——保罗·凯西(2005年)、布兰登·格雷斯(2012年)、亚历山大·列维(2014 & 2017年)、李昊桐(2016年),以及赛事的好朋友梁文冲、托比约·奥森等也将参赛。期待这一场高球界的饕餮盛事!
(美国公开赛相关图片来自:美国公开赛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