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西游记》:天机与人情(4)
(2015-08-04 09:20:40)
标签:
佛学历史文化杂谈 |
穷游也开心,妖怪不重样
《西游记》这个书名本身其实就道出了一切,最核心的,自然还是个“游”字。唐僧师徒四人,真正的穷游列国,手里的资产从头到尾也就沙僧担的那一框衣物和度牒、官文。幸得唐僧有马可乘,其他三人都是好脚力,因而,没有车马费来伤神,通关文碟等于就是护照了。吃饭嘛,就是靠化缘。这个是悟空的拿手好戏,你想他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弄顿饭不是分分钟的事情。至于钱财,是真正少得可怜。想那最有私心的猪八戒,路程走了一大半,在狮驼岭被猴王设套问话,搜出的私房钱也不过四钱六,仅够藏在耳朵里,实在不值一晒。可见这一路只是管饱,睡眠都谈不上好的,只管看够风情。
既然是游,自然内容不得有重样的。在这方面,吴承恩主要把心力放在妖怪的法力变幻上。在孙悟空一路打怪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个妖怪的兵器或法术是一样的,他这个老法师倒也淡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部书里,吴承恩几乎把能想象的法术都拿出来遛了一遍,法术重样的则被合并同类项,被作者主动扬弃了。
《西游记》里的妖怪特别有意思,就是他们再怎么抓唐僧,把他掳走,但都囚禁在当时逮他不远的地方。个中原因很简单,妖也有妖道。妖精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不好捞过界来抢人抢东西,不然就是火拼了,那样最终就会形成一统天下妖精的势力,成为妖届一代雄主,最终形成道、佛、妖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个自然是玉皇大帝和佛祖所不允许的。他们采取的策略很简单,分而化之,将这一股邪恶力量打散,让他们落草,占山为王,只要不团结,不影响大局,吃人作恶怎样都行。因而,西游记的年代虽然没有GPS全球定位,但即便丢了唐僧,孙悟空也大可在方圆不超过200里的地方找寻,要么山洞,要么城池。这些妖精有个特点,就是特别恋旧。离不得本乡本土。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也就是靠着这当地的风水的滋养修炼成精的,其法力在当地也最大,人气最旺,因而也只在当地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