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思考 |
●太原豆丁妈G3:
大家好,我是来自太原的妈妈,孩子刘一丁,小名豆丁,3岁2个月。
现在,我诚惶诚恐地在这里与大家进行分享,一则因为我和豆丁读经的时间还很短——到今天仅仅16天,二则我这个人属于标准“讷于言”,唯恐说不对什么。
是妈妈们真诚的鼓励的支持,让我鼓足勇气站在这里。
感恩育红社,感恩 王老师、陈老师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感恩烟台湘湘妈的引领,感谢诸位妈妈的盛情邀请和耐心聆听,谢谢!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做一位智慧的妈妈》。
●太原豆丁妈G3: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母亲,需要用一生的努力去领悟做母亲的艺术。
《易经》我和豆丁刚好读了乾坤二卦,乾卦的大象告诉我们的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大象告诉我们的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作为女人,作为妈妈,我们特别要深刻理解坤道、坤德。恪守坤道,力行坤德,以顺承于天的厚德负载万物。
因为女人在母亲这个岗位上是没有下岗的,当然最好在妻子这个岗位上也不要下岗,呵呵~
母亲和妻子是女人终身从事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努力做有智慧的妈妈。
●太原豆丁妈G3:
有大智慧的妈妈,是用心培育孩子的妈妈。
智慧的妈妈,不会只关心孩子今天得到什么,而关心明天孩子能用上什么。
首先,我们谈谈:我们能“教”孩子什么
那是07年8月2日,确定怀孕的时候,用老公的话说是:真想跪下来磕几个响头。
小豆丁真是千呼万唤始到来啊!呵呵~
我是标准的晚婚一族——32岁结婚,倒不是没人要,雄心勃勃地从美院出来,当时真不知道要干多大的事业呢,都差一点单身了呢~
●太原豆丁妈G3:
结婚前几年,和老公商量,要达到什么什么境界再要孩子,都差一点丁克了呢~
过了三四年,等到真正想要孩子的时候,属于我们的小天使怎么都不肯折翅来到人间。
中医调理,西医检查,确定没什么大碍,才真正放松下来,当属于我们的天使终于降落人间,我已经37岁,当时大家的鼓励就是“经验也会遗传,孩子一定聪明”。
经历幸福的十月情胎,08年5月1日,小豆丁呱呱坠地了,初为人母的喜悦很快就被深深的责任感压下去。
常言道“养儿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生而不养为弃婴,养而不教为野人。”看着怀抱中的孩子,我一次次感到为人父母的责任重大。
●太原豆丁妈G3:
由于家里没有很适合带孩子的人,在详细考察后,不到两岁就送豆丁上了孙瑞雪机构的幼儿园。
当初接触孙瑞雪,接触“爱和自由”时,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相信许多妈妈都是这样的感受。
赞同“爱和自由”中主张的孩子是不需要“教”的,是要我们与孩子一起享受探索和“学”的过程,并为孩子的“学”准备一个自由、宽松、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环境,并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根据孩子的兴趣创设环境,也就是让孩子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
卢梭也说过:“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
《幸福的种子》(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著)有这样一段话:“母亲是孩子生存的最大力量与依靠,所以母亲应该用温暖、轻柔的爱抚和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养育宝宝,而经典则负责把美好的种子一粒粒地播入母亲犁好的心灵土壤中。”
●太原豆丁妈G3:
赞同“爱和自由”中主张的孩子是不需要“教”的,是要我们与孩子一起享受探索和“学”的过程
当一摞一摞的绘本从单位抱回家,一本一本摆在豆丁的专属书架上,每晚我和孩子收获的不仅是万千世界,更是那种浓浓的亲情和满满的幸福。
当育心经典1+2抱回家时,我知道我们读的是最有能量的书,吸收的是最有价值的营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太原豆丁妈G3:
记得在收看国学堂之发现中医太美中主持人梁冬和主讲《黄帝内经》的徐文兵先生就此有过一段很经典的对话,以致于梁冬给未来儿子要取名“梁敦敏”。以上题外,呵呵~
说明每个孩子都是生而神灵,秉承天地之气而来,有着美好的生命状态,有着蓬勃的生机,可见生而神灵的孩子与生俱来最接近“道”,最接近生命的本源。
而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天地之道的延伸。
最适合的时间做最适合的事,即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时机。用经典的智慧来滋养我们的孩子,为孩子一生的大结构、大格局奠定好基础。
国学经典中人文素质的积淀,虽然不能说把每个孩子都培养得很伟大,但最起码,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心目中有了一个参照物,他的人格可以得到熏陶。
●太原豆丁妈G3:
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是最难“教”的,很多时候都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来的。
学习经典的意义并不在于简单地背诵圣贤名句,更应该重视其精神实质,孩子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气质就能达到一定高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的陈老师便是一个形象的例子,所以想变年轻漂亮的妈妈们快快加入育心读经的行列,不用做美容便可“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啊,呵呵~
相信育心经典是最好的“汤汁”!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我们该怎样“教”孩子
●太原豆丁妈G3:
智慧的妈妈,不会是没有句号的演说家,整日在孩子耳边唠叨不完;而会是个踏实的听众,专注倾听孩子的心声。
智慧的妈妈,不会有挑剔的眼光看孩子,对孩子发出不满和指责;而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给予孩子鼓励和微笑。
智慧的妈妈,不是准备好一切去迎接孩子;而是让孩子准备好一切去迎接未来。
《发现母亲》中说:“聪明的父母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即老子所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也曾想到为豆丁从小积淀些国学经典,所以在豆丁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拍他入睡,我就诵读着《三字经》,正是因为此,三字经我几乎背下来一多半。
●太原豆丁妈G3:
当时我只是想“拉大锯扯大锯”也是一样的哼“人之初性本善”也是一样哼,因为所谓的难易,只是对我们成人而言的,是我们成人给予的定义。“人之初性本善”他能用一辈子,“拉大锯扯大锯”他都用不了十年。
所以,当豆丁会说话时,就能把《三字经》背诵一多半,甚至比我会背的还多些,因为有时会放CD给他听。
豆丁到两岁时仅会叫“爸爸”和“艾芗”,他不叫妈妈,而直接叫我的名字。到两岁二个月开始说话,就是一句一句的整句,呵呵~
豆丁到两岁时仅会叫“爸爸”和“艾芗”,他不叫妈妈,而直接叫我的名字。到两岁二个月开始说话,就是一句一句的整句,呵呵~
●太原豆丁妈G3:
所以,孩子什么晚都不要急,他们时时在为自己积蓄着能量,呵呵,不要总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
有些激动,也有些些紧张,各位见谅
然而,我们的国学经典教育也就仅仅停留在《三字经》上了,尽管我早已备好了《论语》、《大学》、《中庸》等。因为《三字经》我们一直读不完,呵呵~
有幸结识了育心经典,结识了爱红社,我如获至宝。
赖国全老师呕心沥血用十年的时间,成就了“大道至简”的137育心经典积累学习法,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每天用半小时的时间读育心经典,不仅亲密了亲子关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更使得全民读经、从小读经、终身读经成为一种可能。
●太原豆丁妈G3:
王老师、陈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和精力与我们相约十年,终日为传播经典工作着奉献着,让我们在这个大家庭中一起成长,共同进步。这是怎样的一种大爱?!向老师们及默默辛苦工作的义工妈妈们致敬!向每天学习着完善着自己的妈妈们致敬!
当遇到孩子不想读经的时候,我们要为自己读,愉悦地读。
我们要强化自己,淡化孩子,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影响孩子。让孩子知道诵读经典就如吃饭睡觉一样,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久而久之,不让孩子读都难。
当我们读到第8天,豆丁舒适地躺在床上,用吟诵的方式——真的是半吟半诵的吟诵,把《诗经》——国风——周南中的11首经典诗在我偶尔的小小提示下全部背下来时,我和豆丁爸爸,除了震撼就是震撼!
●太原豆丁妈G3:
孩子真是生而神灵的
他真是就是用的吟唱的方式
当时一直沉浸在震撼中了
要给,我们就给孩子最好的,最有能量的,最终身受益的。育心经典告诉我们: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我们的家庭是幸福的,我们的孩子是快乐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爱和自由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谢谢大家,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最后,我们来分享:和孩子一起成长
母爱是温情,是智慧,是责任;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传承,是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是为孩子做出的人生榜样。
我们爱孩子,但不是化作春泥,而是希望和他一起成长;我们爱孩子,但不是燃烧的蜡烛,而是希望照亮他前程的同时,让自己的生命之光也更加绚丽多彩。
所以我常常和同事开玩笑,什么错过了也能重来,而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就是家长的遗憾
●太原豆丁妈G3:
我们要让自己成一个有责任感的妈妈,要把妈妈当做一项职业认真来做。
你所获得的,就是你所付出的。
所以,我们不用羡慕那个那个孩子什么什么好,其背后都有父母辛勤的付出
有谁能否认佳佳的成功不是赖老师成就的呢
我们每个人都会怀着本能的爱,做自然的父亲、母亲,但一种成熟的父爱、母爱,必须经过培育才能发展起来,而且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开始陪伴豆丁读经以来,我的内心很平和更欢愉了,每天的读经时间和练书法时间,是我一天中身心最为愉悦的时间。
★虚受达爸_京
●太原豆丁妈G3:
甚至,中午在单位食堂吃自助,我都不会再剩下一点点,因为我时时提醒自
我是读经的人,呵呵~
暑假来临,看着院子里每天疯跑的孩子们,我正在计划着组织一个小小的读经班,让更多的孩子接受经典的滋养和熏陶
因为好东西得大家分享,只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妈妈们,爸爸们,让我们享受和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每一步吧!
最后用《朗读手册》史斯克兰的一段说作结:“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太原豆丁妈G3:
为了我们的孩子富有、更富有,让我们读书、读育心经典给孩子听吧!
让我们都学习做一位智慧的妈妈,与孩子一起成长。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不周之处请诸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