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磨蹭”的原因

(2009-12-07 20:15:40)
标签:

杂谈

分类: 育心经典—爱红老师系列讲座

     有次接到一个父母打来的咨询电话,说她的孩子西西特别磨蹭,在自习课上不是摸摸铅笔就是动动橡皮,要不就摆弄摆弄铅笔盒,东张张西望望,就磨到了放学时间。回家以后呢,依然如此这般磨蹭,那点儿作业他非得写到将近晚上12点!有时候父母看到西西边写字边打盹儿,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特心疼。一跺脚:得了!今儿我帮你写吧,赶紧睡觉去!可是这种事情做多了,越想越蹿火!为什么同样的作业量,别的孩子在学校就做完了,可西西回回磨蹭到将近凌晨呢?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循循善诱都试过了,没有一样管用,只好打咨询电话了!


    了解西西在家里的情况后我明白了,西西妈妈很厉害,家中大小事情全由她做主,爸爸不太爱说话,也极少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因为发表了也没用。关于西西学习、成长的事,都由妈妈一个人说了算。妈妈又是个很吝啬表扬的人,最初西西也努力过,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每次妈妈总是以训斥的方式开头:“你怎么又开始磨蹭了,赶快写作业!”要不就说:“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你还磨,你就磨豆腐吧!”,“就你这学习效率,中国现在还处在原始社会,以步当车,茹毛饮血呢!”妈妈每次这么奚落的时候,西西刚开始又紧张又害怕,生怕妈妈的巴掌一不小心就落在自己头上,越害怕越不能集中注意力,心里就越挫败,觉得自己很没用,就像妈妈老说爸爸没用,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出息,有时候心里也觉得爸爸和自己一样可怜。时间久了,像人说的耳朵都磨出老茧了,反而一点都不害怕妈妈的训斥了,相反倒觉得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还能坏到哪儿去呢?这事你急我不急!而且西西发现要是老老实实写作业呢,妈妈就不关注她;一磨蹭呢就会让妈妈蹿火,软硬兼施黔驴技穷后妈妈还得搬个小凳,守在旁边看她写。这样一来妈妈既无心指责爸爸,又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她身上,真是一箭双雕!西西对自己的伎俩暗暗窃喜呢。我向西西的妈妈说明西西做作业磨蹭,跟父母与她交流总以否定斥责和批评的态度有关,西西的妈妈听后半信半疑。


    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如果你在单位干了很多活儿但是领导没看见,或者领导那天挨了上司的骂,心情很不爽,一进办公室就劈头盖脸教训你一顿:“看你这一大桌东西乱糟糟的,我让你找的那个文件你找到了吗?”本来在领导来之前你做了好多工作,但听他这样说你会马上去干他布置的工作呢还是愿意磨磨蹭蹭消极怠工?绝大多数人都会选后一种。这样做更符合人性,你发现尽了力非但没有迎来一句表扬反而挨骂,还不如不好好干,反正做好做坏是一样的。孩子的努力总被父母忽视,得到的永远是斥责,反复多次孩子就不再努力了。而且一味地批评只能让孩子感到挫败和无望,丝毫不能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潜意识里孩子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消极怠工,以此来跟父母抗衡。


    在学习上对孩子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很重要,赏识教育的发明人周弘,把自己又聋又哑的女儿周婷婷从一个残疾儿童培养成哈佛学生,就是这么做的。周婷婷第一次进入正常学校上学时,学校考数学,试卷共20道题,婷婷只做对了1道。一般父母都会说:“你怎么那么笨呀,20道题你竟然做错了19道!”但是周弘却说:“婷婷,你又聋又哑,做与正常孩子一样难的考题,居然做对了1道,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见了吗?同样一件事,父母不同的解读却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差!当父母痛斥孩子做错19道试题时,孩子得出的结论是负向的,孩子觉得很挫败,他觉得自己笨,特别无能,是个没用的人。一旦孩子给自己下了这样的评语,他的学习主动性就完全被打压掉了,他就会放弃努力,父母再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于事无补。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表扬和赞美要有针对性,不是漫无边际地夸,不是夸做错的19道题,错误没什么好夸奖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去鼓励。周弘夸女儿做对的1道题,而不是让她关注做错的19道题。孩子若能从自己身上看到积极的地方,将充满希望和力量,自己攻克学习难关,否则父母就是有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只有下班后 “监督”孩子学习,不可能24小时扔下工作盯着他,难道孩子在学校,父母也搬着小板凳坐旁边吗?听起来很滑稽,如同一句笑话:看犯人的人比犯人累!


    那些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低的磨蹭孩子,需要父母检视自己的方法,帮助孩子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找寻积极正向的部分,以此激励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要解决家庭动力系统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孩子的厌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