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和理解家庭教育的意义

(2015-10-24 09:37:31)
分类: 家庭教育
   作为一名家长,认识和理解家庭教育在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对搞好子女教育仍是很有必要的。 
        (
)家庭教育关系渗透在亲子关系之中 
        
教育的功能是在教育过程中各方的互动关系中实现的。学校中,师生关系是以教育关系为主线的;而在家庭中,家长与子女之间是以亲子关系为主线的。亲子双方首先是从亲子关系对自己和对方达成角色认同与期待,自觉不自觉地遵循亲子关系展开互动与进行自我调控。哪怕家长本人就是教着自己孩子的教师,在家庭中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也摆脱不了这一规律。这时的家长无论如何不能首先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学生,孩子也实在无法把家长首先看成自己的老师,双方怎么也不可能像学校中的师生那样交往。 
        
亲子关系的基础是血亲关系,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亲子之间的认知、情感、伦理、行为上的需求、期待、运动和变化,很难在其他人际关系中找到类比。家庭中的教育关系就渗透在这种血浓于水的亲子关系之中。家庭教育中产生的种种矛盾,障碍,爱与恨的交织、倒错,宽与严的混乱、失误,基于爱的惩罚和基于恨的放纵,等等,都要结合亲子关系才能解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亲子之间的感情在起着纲的作用,而理智往往降到次要的地位。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说:现代社会中,家庭仍然是为人们提供感情和伴侣关系的少有的几个源泉之一……感情和伴侣关系就成为现代家庭的最基本职能。在我国,学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情感关系中又缺少了与兄弟姐妹的相处、友爱与互助,只剩下与父母的感情联系。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亲子关系本身有着促进所有家庭成员成长的力量和功能。对于中学生家庭来说,要体现这种力量和功能,主要在于: 
        1
.亲子之间的矛盾可以是促进双方成长的动力,但不要演变成战争关系。 
        2
.亲子之间的互动和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都很重要,不能相互替代,不要将亲子互动和子女与同伴的互动对立起来。 
        3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有支持力和亲和力,这种支持首先体现在承认孩子的观念,鼓励孩子的独立,这样反而会令孩子认同父母的观念,整合父母的期望。 
        4
.父母不一定是要有高文化的,但要是有能力的,包括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和作父母的能力两个方面。有这种能力的父母会被孩子看作成长的目标和寻求指导的资源。 
        5
.亲子关系中需是避免惩罚和不对孩子过分控制的,多用惩罚和过分控制会使孩子背离家庭。 
        6
.父母对孩子也需是有适度的监控和符合正常家庭伦理的,其中要注意的是避免强迫和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之间是讲理的,能够心平气和地沟通的。 
        
这些启示着我们的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教育举措如果是以伤害亲子感情为代价的话,你很可能将面临失败。做一个好家长——好爸爸、好妈妈、好长辈——发展自己的父母能力,对任何一位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来说,是首先要注意的。 
        (
)家庭教育的初始化作用与持续影响 
        
个人所受的最初教育影响来自家庭。由此,人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从可能存在的有意无意的胎教影响,到对婴儿的哺育,家庭教育就开始实施了。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开始初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常识、行为规范等,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实现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家庭又是儿童透视社会的窗口,儿童最初就是通过父母本人带回的社会信息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儿童早期在家庭中实现的社会化对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初始化作用。 
        
当儿童进入学校后,一方面,儿童早期实现的社会化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心理背景;另一方面,家庭把诸如知识掌握等社会化的任务交给了学校后,仍承担着许多独特的社会化任务。研究表明,虽然现代化社会中,个人在家庭以外的专业教育机构中实现的社会化越来越重要,但仍无法代替家庭教育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譬如,孩子在青春期中与成人交往的形式、质、结果等,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时,孩子若与成人有良好的交往关系,对他们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能起到纠正作用;反之,则有可能产生新的问题甚至障碍。而孩子这时面临的与成人交往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家长的交往,一是与老师的交往。其中,尤以与家长的交往为主要。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初始化作用与持续影响,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在不同程度上留下家庭的烙印。家庭教育在人生发展中起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人的未成年阶段,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表现在人一生的发展轨迹中。所以,几乎在人的任何年龄阶段,要考查分析一个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他在未成年时的家庭经历都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不可缺少的资料。一个人在一生中要不断地变化自己所参与的社会群体和组织,而惟一不会变化的是,他总是处在某个家庭群体中。相对于其他教育影响来说,家庭对一个人的教育影响实在是有着极为独特而重要的心理的、伦理的、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强调家庭教育的初始化作用与持续影响的特点,在于提醒家长朋友们,对于子女教育来说,在任何时段、任何问题的教育上,我们都要对子女的终生负责,都要以子女的终生发展定位。家庭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 
        (
)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整体影响 
        
家庭是人的全方位生活场所,通常是人自我展示最为多元化、深层化,自我约束程度最低、最情感化的地方。由于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在家庭中要让位于家庭生活规范,人在家庭中的一些心理、行为显现,几乎从不超越家庭以外。家庭教育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下发生着,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影响。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说,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层面、全方位的。从教育的影响源来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影响源,人在活动中显现的各种特质,都在与环境互动中受到影响和发出影响。子女在家庭中多元化表现着自己的同时,也就受到这些表现作用的对象及其反馈的影响;家长在子女面前全方位表现的同时,子女教育也就在发生着。应该看到,家庭的一切生活都是家庭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任何时空环节上都在接受着教育。 
        
家庭教育的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家长,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怎样管孩子的问题。如果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子女有意识地进行教育的过程,是片面而错误的,会将家庭教育导人误区。现实中,几乎没有家长在有意识地教育孩子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做人。但如果我们只注意到子女教育有意识的一面,不注意家庭整体生活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的话,这种教育往往是非常单薄无力的。同样,在我们分析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如果仅从如何有意识地对待孩子出发,也往往会感到困惑而不得要领。总之,家庭的各种要素都起着教育作用,家庭教育是一种整体教育,从完整的家庭生活及其对孩子的全方位影响去把握家庭教育,是搞好子女教育的一个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