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生教育 |
荀子关于学习的主张概括为七个方面——
一是蜕,即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且使之产生质变。
二是虚,即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
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的学习,“学之道,贵以专”。
四是静,即心要静,摒弃一切杂念。
五是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七是友,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前一篇:[转载]常思三句话,做个好校长
后一篇:课改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