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课例推荐:《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2018-05-10 20:00:51)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案例 |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广州市天河中学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掘、思考、探究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语
二、文本鉴赏
(一)
(1)(播放月下泛舟之虞姬配乐片段,渲染凄清苍凉之氛围)学生朗读《垓下歌》,教师点评。
(2)赏析细节“可奈何”“ 奈若何”,感知悲的基调。
(3)赏析细节 “莫能仰视”,感受悲的氛围。
明确:“敢”是对项羽的畏惧,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能”可见项羽左右虑及自身的命运,不禁悲哀哭泣 ,受到感染,泣不成声,不忍心看,也怕伤害自尊。一字之差,境界全出,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4)霸王别姬一节,体现的是“情”。学生带着情感,再次自由吟诵《垓下歌》,体验项羽曾经的豪情,此时的柔情、悲情。
(二)东城快战
(1)请学生找出文中能体现项羽拔山盖世的豪气的语段,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2)东城快战一节体现的是项羽的“勇”,要求学生朗读,读出一种速度感和力量感。
(三)乌江自刎
(1)赏析细节, “我何渡为”,“为”是句末反问语气,这里用感叹号。这里已经无须设疑,项羽已坚定了自杀的决心 。后文又包含了什么感情?是对江东父兄的愧疚和忏悔 。
(2)项羽不是不能过江东,而是不肯过江东。乌江自刎,体现了项羽的“义”。
(3)学生朗读,感知项羽当时心理。
三、探究思考
补充资料,帮助理解:多媒体出示---《史记》中三次写到项羽坑埋军民:
项羽刘邦入关后:
而项羽入关是“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明确:项羽不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把自己的困境归于天意,其实,是残暴的性格让他失去民心。当然,项羽本人永远意识不到这点。
(2)东城一战,项羽决定“快战”,体现其谋略不足。
(3)本身脾气急躁,且陷入困境,最终失败。
(4)结合作者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多媒体出示)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结合前人对项羽的评价,展开研究性学习《我看项羽之死》。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