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的案例分析
(2013-11-17 12:16:31)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 |
1.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格式基本要求”,本论文中没有“封面的英文翻译”、“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参考文献”这几项内容。
2.论文封面中没有学号和学位代码。
3.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没有关键词。
4.论文的目录书写不规范,目录中的每一项都应该标明页码。
5.博士论文需要写出“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中没有提到。
6.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后记。规范来讲,学位论文应该包括绪论(导论)、论文主体论述部分和结论(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为论文的第一章,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流程和方法等以及论文研究领域的研究史回顾、文献综述等内容”,但是本论文前言中没有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阐述;本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也没有阐述;本论文没有结论,“论文的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包括论文的核心观点,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提出未来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7.本论文的页眉处没有注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字样。
8.正文第2页的脚注①引用不规范,该外文文献没有标明文献类型[M],页码应该标注为“1996:257”。
9.正文第3页的英文文献脚注引用不规范,该外文文献没有标明文献类型[M]
,没有标明出版社,页码应该标注为“1964:95-145”。
10.正文第5页的4个英文文献脚注引用不规范,英文文献的标注格式应该与中文文献的相同,应该标明文献类型;将文献出版的时间和页码放在一起。以第5页的脚注②为例,应该标注为“Corey,S.Action
11.正文第7页中,第四段中“在该书中科里讨论了实施行动研究的基本技术,比较了……的区别”,为引用文字,但是没有在文中给出注释。
12.论文正文第8页中,注释的序号使用不规范,前10个使用了①这样的序号,后3个直接用了“11、12、13”这样的数字。
13.论文正文第8页,多处出现引用的短语和句子,但是都没有标明出处。
14.论文正文第11页中,出现了3处脚注,但只有①②两个注释。在引用过程当中,如果两处引用出处相同,都应该进行标注,而不应该两处使用一个注释。
15.论文正文第13页中,“当课程研究者以探究的眼光将知识视为可以公开质疑的问题而不是为教师和学校确定的、毋庸置疑的体系时……的实验参与者或者成为合作伙伴”一段引用当中没有加注释。
16.论文正文第21页中,在论述“反思性实践者”的第一部分“实践:课程的语言”中,关于施瓦布课程开发模式的论述属于过度引用。
17.论文正文第22-25页中关于“促进反思性教学”的论述也属于过度引用。如文中提到“萧恩的‘反思性实践者’观念的产生肇始于对职业教育中的‘专业知识(理论)’不满……优秀的实践者并不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而在于他们更富有智慧、才能、直觉或艺术技巧”,这一部分是间接引用过度;再如“萧恩倡导的‘行动的理论’所坚持的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理性’,它与‘技术理性’相对。在他看来,‘技术理性’的错误在于……并在他们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检验”,这一部分是直接引用过度。
18.论文正文29-31页中,论述“行动研究是什么——争议中一致的意见”时,关于埃利奥特和凯米斯的观点属于过度引用。文中涉及到大量关于二者的观点,虽然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阐释,但是间接引用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