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解表之一 桂枝汤加减 顺上几张照片

标签:
健康 |
桂枝汤~~ 桂枝9克 芍药9克 甘草5克 生姜9克大枣4枚。
这个方出自<伤寒论>
桂枝汤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主治~外感风邪,发热头疼,自汗怕风。脉~脉浮缓的表虚之证。
(营卫~"营"指吸收营养物质及生化血液营养周身的用作。"卫"指人体抗御病邪侵入的机能)
本方中饮片的药理药性
第1味.桂枝~性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用法用量 3~9g。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第2味.芍药~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归肝、脾经。用法用量~ 6~15g。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第3味.甘草~性味甘,平。归经~ 归心、肺、脾、胃经 。用法用量~ 1.5~9g。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第4味.生姜~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胃、脾经。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第5味.大枣~性味~甘,温。归经~归脾、胃经。用法用量 4~1枚 (06~15g)
功能主治~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树皮:消炎,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
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
诸家经验谈:《类证活人书》: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许为佳,不欲如水淋漓,服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然发汗须如常覆腰以上,厚衣覆腰以下,盖腰上流漓,而腰以下至足心微润,病终不解。凡发汗病证仍在者,三日内,可二三汗之,令腰脚周遍为度。
桂枝麻黄各半汤,用于表郁轻症,非麻黄汤所宜,而桂枝汤又不能胜任时.主要取其助正驱邪。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于太阳表虚兼肺气上逆的喘证.主要取其调和营卫以解表邪(如用于脾胃痰湿之喘则取其和脾胃以化痰。桂枝加附子汤,用于阳虚液脱的汗漏不止.主要取其外调营卫而内养脾胃。
桂枝加葛根汤,用于太阳表虚兼项背紧紧(原字打不出来,暂用此代替),如果表实的在加麻黄,叫葛根汤.前段时间同学还和我讨论为什么表实时不是麻黄汤加葛根,而是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先看葛根,葛根能升发肠胃津液外达肌表,不但能治项背经输不利,而且还治表邪内迫得下利,前人开有葛根为阳明经药的说法.所以不论表实还是表虚,只要项背经输不利就要用葛根去生津液,起阴气,故这里用桂枝汤和脾胃调阴阳,一可外助解表,二可内护脾胃以生津液.这是麻黄汤无法取代的,而且麻黄汤的作用主要是宣肺而开皮毛,因此不用麻黄汤加葛根.
桂枝加桂汤,用于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之奔豚.这里全方温心阳,平冲逆的作用有赖于桂枝本身的作用.但是亦不可脱离桂枝汤之温养中州,脾胃和则气血生化有源,使全方助阳和阴之用更强,从而全方能够温养心阳,能够制寒气,奔豚《经方实验录》:周右,住浦东。初诊:气从少腹上冲心,1日4-5度发,发则白津出,此作奔豚论。肉桂心1钱,川桂枝3钱,大白芍3钱,炙甘草2钱,生姜3片,大红枣8枚。二诊:投桂枝加桂汤后,气上冲减为日2-3度发,白津之出亦渐稀,下得失气,此为邪之去路,佳。肉桂心1钱半,川桂枝3钱,大白芍3钱,炙甘草3钱,生姜3片,红枣10枚,厚朴1钱半,半夏3钱。三诊:气上冲、白津出,悉渐除,益矢气得畅行故也。
桂枝去芍汤,用于胸阳不振的脉促胸满.这里去其酸收,则全方药性纯辛温,更利于振奋胸阳 。
业余时间喜爱摄影 顺便上几张照片
http://s4/middle/6875b59et9c57020ddf73&690桂枝汤加减
http://s12/middle/6875b59et9c5704ad4feb&690桂枝汤加减
http://s15/middle/6875b59et9c57054d5b1e&690桂枝汤加减
http://s6/middle/6875b59et9c57062a4695&690桂枝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