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纹检测的科学研究
在19世纪以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皮纹学都尚未形成系统科学。但在17世纪~19世纪的近代欧洲,许多博物学家和解剖学家在指纹的观察和研究方面做过不少探索。其中在1823年,就有人注意到手指纹与大脑先天智能之间存在关联。这些研究工作,标志着皮纹研究逐渐脱离了算命、迷信的范畴,逐渐进入科学化阶段。
1880年,英国皇家内外科医师学会会员亨利•福尔茨,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一篇名为《手上的皮肤垄沟》的论文,奠定了现代皮纹学的基础。亨利在日本工作多年,看到日本许多文件和中国一样,都用手印来签署,从而对用指纹来鉴别个人身份发生浓厚兴趣。经过大量指纹收集和观察比对,他认定人的指纹各不相同,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身份判别方式,并预言:“总有一天科学家们能够利用这些纹型的特征发现血缘关系。”
在亨利的启发下,更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找皮纹与个人独特性之间的关联和生理学原理。经大量医学观察发现,人体的皮肤纹理是在胚胎期的第13周开始发育,至胚胎期第19周形成,与大脑纹路几乎是同步成长。
这一发现,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证实,并被载入多本“医学遗传学”著作中。中国遗传学权威、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研究室教授、曾多次荣获国家教委及卫生部等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的刘汉章先生,在其著作《遗传咨询》中也曾写道:“人的皮肤纹理在胚胎的第十三周便开始发育,至胚胎的第十九周形成。皮肤纹理一旦形成则终身不变,只有在形成期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才会引起一些改变。”
换句话说,指纹的独特性,很有可能就是遗传基因独特性的外在显现。这就是皮纹能够反映先天大脑智能潜量与个性特征的生理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更多遗传学、胚胎学、皮纹学、脑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学者,运用观察、记录、比对、归纳的方法,在临床统计上进一步验证与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中较早进行大规模采样的,是美国科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脑的十年”计划。
1989年,在一批科学家的推动下,来自美国10个州的85名议员联合向美国国会提出一项议案,即“命名1990年1月1日开始的十年为脑的十年”。美国第101届国会通过了这个提案,并于当年7月25日由总统布什签署决议,宣布20世纪90年代为“脑的十年”。国际脑研究组织对此表示欢迎,并与其他国家的许多相关学术组织积极响应,将这一计划变成一场世界性的研究活动。
1998年,“脑的十年”计划衍生出了一个子项目“指纹与学习的关系”,由美国国际应用科学学院主导、哈佛教授主持,在欧美各国进行了30万份的皮纹采样。
这一项目结合“脑的十年”计划其他研究成果,证实人脑和人指纹的形成是同一个细胞分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里,大脑的形成状况大大影响了指纹的发育状况。换句话说,人的指纹就像是大脑的先天地图,反映了大脑在先天形成时的模样。同时也证实了指纹与学习风格有着很大的联系。
2000年,台湾适性发展协会(台湾适性发展促进会前身)成立,会长吴明建教授曾参与了“指纹与学习的关系”项目,回台后继续此项研究,着重搜集华人的指纹采样,在十年内与台湾众多幼儿园、中小学乃至大学和大企业合作,进行采样调查,至今已将数据规模扩展至上百万份之多。
在中国大陆,学者也做了一定规模的数据搜集。
早在1979年,中国就成立了皮纹学研究协作组。第一任组长、兰州医学院教授李崇高先生,进行了630例正常学龄儿童手的皮纹学观察,并在《遗传学》杂志发表研究结果。
从1981年开始,在中国第二任皮纹研究协作组组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张海国领导下,研究小组对中国人的皮纹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采样研究,发表了《中国人肤纹研究Ⅰ,汉族102项肤纹参数正常值的测定》、《中国人肤纹研究Ⅱ,1040例总指纹嵴数和a—b纹嵴数正常值的测定》、《中国人肤纹研究——Ⅲ,中国52个民族的肤纹聚类》等一系列论文。
1982年10月,全国皮纹学研究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医学院校的教师、医院的临床医师、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及有关杂志的编辑等。1989年,全国皮纹学研究第三次学术交流会在黑龙江召开,会上提出了中国皮纹研究的几大标准项目,包括皮纹学研究内容、基础研究项目、数据处理方法等等。
如今,中国皮纹学研究主要采用实证调查、科学统计的方法,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种族间的皮纹比较研究、指纹遗传规律研究、皮纹与运动智能的研究、皮纹与智力关系的研究等方面。
其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文献有:
1、 研究方法方面
《皮纹遗传的定量研究 》——涂知明; 吴宏; 数理医药学杂志,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1994年
02期 1、种族比较方面。
《皮纹密度的初步研究》——吴乐斌;人类学学报 ,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1990年
02期
《皮纹图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周运宇; 胡文蕾; 曾衍钧; 欧阳骏;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Beij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2年 01期
2、种族比较研究方面
《中国十一个少数民族的皮纹研究 Ⅰ.指纹》——李实喆; 毛钟荣; 徐玖瑾; 崔梅影; 王永发; 陈良忠; 袁义达; 李绍武; 杜若甫;
人类学学报 ,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1984年 01期
《中国十一个少数民族的皮纹研究 Ⅱ.掌纹》——李实喆; 毛钟荣; 徐玖瑾; 崔梅影; 王永发; 陈良忠; 袁义达; 李绍武; 杜若甫;
人类学学报 ,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1984年 01期
《400例甘南藏族手的皮纹学调查》杨金荣; 张桃菊; 高巧芬; 解剖学研究, Anatomy Research, 1981年
01期
《700名汉族正常儿童掌轴三叉t的研究》——朱丽华; 张丽敏; 赵淑敏; 苏裕茹; 吴瑞琪; 祁继宏; 王晓利; 承德医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1993年 04期
《1181名学生皮肤纹理调查分析》——郭汉璧; 董芝馨; 姚荷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Nanjing, 1981年
03期
《福建汉族大学生指纹和atd角度分析》——游晓青; 邹起练;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2002年
02期
《甘肃省部分地区中学生皮纹学与学习成绩关系的调查报告》——寇永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1983年 00期
《广东汉族的指纹研究》——陈晓燕; 邱捷; 解剖学研究, Anatomy Research,2006年 04期
3、遗传规律研究方面
《人类ABO血型与手纹相关性研究 》——柳爱莲;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2005年 04期
《人类指端皮纹遗传规律的研究 》——刘辉; 周洪; 李淑贞; 李凤贺;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2005年
12期
《指间区纹的遗传学研究 Ⅰ.指间区纹的各种类型及其间关系》——李辉; 金力; 卢大儒; 人类学学报 ,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2000年 03期
4、皮纹与运动智能研究方面
《皮纹在体育运动选材中的研究动态与现状综述》——董树英; 季淑琴;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X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1990年 03期
《皮纹学在运动员科学选材中的应用》——张春甫; 李志荣; 安徽体育科技 , Journal of Anhui Sports
Science, 2003年 04期
《手纹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体育运动选材上的应用》——段小平; 冰雪运动 , China Winter Sports, 2005年
05期
《皮纹与运动机能的相关研究》——花兆合; 袁青; 张悦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1994年 01期
《在综合运动能力检测中手纹类型的选择》——阚丽萍; 四川体育科学, Sichuan Sports Science, 2002年
01期
《指嵴纹数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谢燕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1991年 04期
《广东高级运动员指纹分布初探》——苏洛生; 刘献武; 周树发; 王小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Guangzhou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1987年 02期
《高校足球专业学生皮纹分析》——刘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2004年
02期
《男子摔跤运动员皮纹特征的研究》——石章宏; 周锦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Guangzhou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1997年
03期
《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皮纹特征的研究》——姜娟; 白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2002年
01期
《皮纹与篮球运动员灵敏性的相关研究》——李同灵;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1994年 S1期
《少年柔道运动员的皮纹特征》——袁青;
铜陵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Tongling College, 2005年
01期
《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皮纹特征的初步研究》——夏海燕;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 2004 年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手纹特征及其在选材中的运用》——邓方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2004年 05期
《我国优秀少年篮球运动员皮纹特征与皮纹选材》——周兴伟; 荣丽;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2006年 04期
《中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皮纹特征》——吕晓威;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1995年 01期
《短道速滑运动员肤纹特征及选材的研究》——贲品香;
李永定; 刘昕昱; 冰雪运动 , China Winter Sports, 1998年 04期
5、皮纹与智力关系方面
《科技班学生皮纹的调查研究》——罗桐秀; 许名宗;
李石旺; 周祥; 欧阳驰; 周新莲; 解剖学杂志 , 2002年 01期
《略论幼儿多元智能的测定与评估》——石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2007年 02期
《应用皮纹进行智力选材的初步探讨》——赖荣兴;
冯绍桢; 李珍妮; 陆建峰; 朱斌; 郑玲芳; 体育科学 , China Sport Science, 1992年 02期
《1654例汉族儿童指掌纹及其与智力关系的调查》——程立法; 郑兰芝; 杨文秀; 章思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1989年 01期
《皮纹与智力测量的研究》——翟桂鋆; 梅建; 马缃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2006年 08期
《皮纹与智力相关关系的多因素分析》——吴瑞琪;
朱丽华; 张丽敏; 黄素珍; 祁继宏; 王晓利; 承德医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1995年 01期
《智力与皮纹相关性的研究》——刘洪珍;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1年 01期
《指端纹型与智能相关关系的研究》——刘淑森; 朱丽华;
张丽敏; 吴瑞琪; 祁继宏; 王晓利; 承德医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1996年 02期
《高智力人群的皮纹特征》——张丽敏; 杨战军;
陈海辉; 朱丽华; 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2007年 01期
《部分重点高中学生智力与指掌表皮嵴纹特征的初步观察》——陆国芳; 史芳; 李树宁; 刘艳; 刘梁; 封毓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1年 02期
相关文章阅读:
☆什么是皮纹检测
☆皮纹与大脑的关系
☆皮纹检测的优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