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相关资料——课题研究教研记录

(2018-08-03 19:18:00)
标签:

教育

课题研究教研记录1

时间

2017.12.10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王琴韵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主持人

刘小霞

课题名称

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活动主题

成立课题小组,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方案撰写

 

 

 

 

 

 

一、负责人组织学习市级课题研究相关文件。

二、成立五人课题小组,明确组内成员课题任务分工。

刘小霞:全面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方案、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研究报告的撰写并指导、调整、协调课题组成

人员的研究过程,参与课题研究,随时关注课题研究进展。承担课题研究中绘本教案设计与制作,资料收集、保管,提供课题活动的正常运行。

安晨瑶:负责课题开题报告,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低年级段相关资料并进行各种信息反馈,定期撰写课题实验体验,发表相关论文。

骆婷,范云婷:负责课题中期报告,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低年级段相关资料并进行各种信息反馈,定期撰写课题实验体验,发表相关论文。

王琴韵:负责课题结题报告,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低年级段相关资料并进行各种信息反馈,定期撰写课题实验体验,发表相关论文。

三、、研讨结果:

1、确定课题名称为: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2、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

2.学生的阅读现状

3.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共同需要

意义:

1.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

2.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意识和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彰显学科人文属性,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有利于缩小学生差异,转化学困生,破解学生课业负担重等现实难题。

 

 

课题研究教研记录2

时间

2018.12.26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安晨瑶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主持人

刘小霞

课题名称

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活动主题

查找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

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2.学生的阅读现状

3.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共同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

2.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意识和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彰显学科人文属性,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有利于缩小学生差异,转化学困生,破解学生课业负担重等现实难题。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本课题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探索小年级阶段阅读内容以及阅读兴趣培养的方法研究,形成阅读兴趣培养的特色。

课题研究的举措:

(一)准备阶段(2017.9-2017.12

(二)实践阶段(2018.1-2018.3):根据计划及分析报告制定相对应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总结阶段(2018.4-2018.6)

结合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随笔、教学设计、论文,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总结可操作的经验方法。

四、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 预期研究效果:

    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成为写作的基石拓展知识面,从而具备较好的问话素养,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2、成果展示: 

(1)小组成员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2)总结一些培养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3)推荐学生阅读有益的篇目,学生阅读兴趣提高。

(4)结合本课题撰写有关的随笔、教学设计、论文等。

(5)展示一节优质的绘本教学。

(6)学生优秀作品(学生读书记录卡读书小、阅读卡片、国学经典吟诵等。

课题研究教研记录3

时间

2018.1.25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范云婷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主持人

刘小霞

课题名称

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活动主题

进行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统计结构,生成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一、二年级共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对本次调查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四、调查并公布问卷调查结果。

 

五、课题小组针对调查结果讨论分析。

本次调查着重围绕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量、阅读环境和阅读效果这六方面展开。通过统计和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

1、读书在语文课程中的定位有误。我们常常把阅读当课外任务布置,没有站在课程的高度,把课内与课外进行有效的整合。

2、对学生读书习惯培养重视度不够。没有将“养成读书习惯”这一核心目标纳入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科学的、连贯的指导和培养。

3、语文课堂缺少学生有效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方式单一,影响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使课外延伸阅读的目标更难达成。

4、没有形成促进阅读教学的评价机制,缺少形成性的过程评价。只是简单的规定阅读的内容和阅读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定性和定量标准。

 

六、整理分析意见,撰写分析报告。

 

 

 

 

课题研究教研记录4

时间

2018.3.30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骆婷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主持人

刘小霞

课题名称

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活动主题

总结前期工作,计划后期工作,撰写中期报告

 

 

 

 

 

 

一、小组成员总结前期工作。

课题研究小组根据实施方案中拟定的进度计划,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课题小组通过与学生访谈、问卷调查,查找影响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原因。及时分析,制定研究计划。

2、2017年10月底,我们学校举行了“与书同行,书香满园”读书节启动仪式。

3、2018年1月中旬,针对低段学生的阅读情况及兴趣展示,举办“讲故事大赛”和“小小朗读者”活动。

4、每日的晨诵时光和开展绘本课教学,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5、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理论书籍、互联网等途径自我提高。

6、课题组成员定期召开一次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汇报彼此的研究情况。

7、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开展研究活动。  

……

 

二、取得的成效。

1、营造了师生读书氛围,养成读书习惯。  

2、利用班级图书柜,实现了阅读资源共享。  

3、课内课外有效链接,拓展了学生阅读空间。  

4、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  

5、教中感悟,总结反思,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  

6、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展。  

 

三、制定后期计划

1、继续按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2、安排绘本观摩课相关事宜。

3、继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四、整理分析意见,安排撰写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教研记录5

时间

2018.3.30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王琴韵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主持人

刘小霞

课题名称

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活动主题

讨论中期报告,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由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学习中期报告。

 

二、负责人对课题组前期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优点: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分工,能够及时完成相应的任务,也都能够积极学习,利用课堂教学来巩固研究成果。

 

存在问题:

1、进行各种活动、课堂教学后反思略少

2、收集整理的相关的照片资料上传的较少,也不及时。

 

三、组内成员对中期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1. 设立阅读分级制度。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以及知识水平对书籍读物进行分类定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这对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十分有帮助。

 

2. 加强学法的指导。从教材出发,不断寻找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促进内化和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成员小组成员应进一步提高本身的理论水平,完善我们教师长期形成的阅读教学理念。

 

4.创新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建模去模,我们永远在路上。

 

 

 

 

 

 

 

课题研究教研记录6

时间

2018.4.29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王琴韵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主持人

刘小霞

课题名称

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活动主题

资料归类整理,绘本观摩课教研

 

 

 

 

 

 

一、归类整理课题相关资料。

 

二、负责人对课题组近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优点: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分工,能够及时完成相应的任务,活动设计新颖,富有创意,各项活动成果颇丰。

 

建议:

1、可以开始着手准备随笔,论文等资料。

2、继续整理各自手头资料,查看是否有遗漏和需要完善之处。

 

三、组内成员对绘本观摩课进行教研。

 

1.课题:《会变颜色的小花猫》

 

2.教学目标:

(1)感受阅读绘本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

(2)学会听故事和观察画面,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由的猜想。

(3)读故事,补画面。培养学生细致的读图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想法的迁移,谈谈如果自己是小花猫,会怎么想、怎么做。

(2)重点培养学生片段描写的能力,引导学生看图、读文、想象、体悟。

 

3教学流程:

(1)讲述小花猫,拉近距离

(2)初读绘本,感受趣味

(3)再读绘本,整体感悟

(4)总结故事特点

(5)故事延伸与思考

(6)推荐绘本,阅读延续

 

 

 

课题研究教研记录7

时间

2018.5.25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骆婷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主持人

刘小霞

课题名称

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活动主题

课题总结性资料收集,初步讨论撰写结题报告

 

 

 

 

 

 

一、负责人对课题进入结题阶段进行说明。

 

二、安排总结性资料的收集和汇总。

 

范云婷:教案,教学设计收集

 

骆婷:活动资料,视频资料收集

 

王琴韵:论文,课题立项,开题,中期,结题报告收集

 

安晨瑶:照片,随笔等其余资料收集

 

刘小霞:所有资料审核汇总

 

三、组内成员结题报告撰写进行初步讨论。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我校小学生,特别是第一学段小学生阅读现状,并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日常教学教育活动开展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并不断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炼、验证和总结研究的成果,探寻培养第一学段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从而大面积的提高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为期一年的对本课题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们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构建多维一体的语文阅读教学发展体系,建立了多元阅读评价体系,形成培养课阅读兴趣的指导策略;在学生心中播撒了热爱阅读的种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培养了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课题研究教研记录8

时间

2018.5.25

地点

办公室

记录人

王琴韵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主持人

刘小霞

课题名称

小学生第一学段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活动主题

讨论定稿结题报告

 

 

 

 

 

 

一、撰写人组织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二、逐条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完善结题报告。

1、课题背景及界定

(1)课题背景

a.阅读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

b.语文课标也有明确的要求,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c.我校学生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2)课题界定

“阅读”“兴趣”“策略”概念的界定。

 

2、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新课程标准》

b.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

皮亚杰的发生认知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图式理论

(2)课题意义

3、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与成效展示

a、建构多维互动、灵活多变的激励性的阅读评价体系。

b、建构“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内”的互动阅读教学模式。

c、建构“三四”式四位一体动静互助伴读法。低学段学生开始是

 

5、存在问题及改进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1.如何进一步落实多元化阅读。

2.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

3如何创新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增加学生有效的阅读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