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琐记(一百一十)

标签:
旧书罗洛.梅淘书琐记活出意义来文化 |
分类: 淘书琐记 |
http://s3/middle/68704495hbc94f32308d2&690
抑郁那么久,在想清楚一些事后,在做出让自己满意的决定之后,在今天早上熬上小
米稀饭打完坐后,终于一身轻松了。
世界是怎样的,由你的心决定。我面带笑容来到公园淘书。有那么多可爱的人。孙师
傅今天也特别高兴,讲起昨天卖书的趣事。他前几天进来一批新货,是济南出版社出
版的大明湖解说丛书,昨天拿出来卖时,恰好碰到其中一本书的作者,作者十分惊讶
:不是说好只在大明湖卖吗?那么贵的书怎么能在这里卖这么便宜??我很能理解这
位作者的心情。如果能想到,不管到哪里,只要有人喜欢他的书,为此受益,他为此
付出的心血都很值得,那是否就会心情愉悦了呢?
今天淘到三本书。
1.《活出意义来》,维克多.弗兰克,三联。弗兰克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意义治疗与
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办人,能淘到这本书,我感到幸运之极,正好我现在需要这方面的
治疗,虽然我现在心情愉悦,但病愈后的巩固也是必须的哈。弗兰克经常问遭逢巨痛
的病人:“你为什么不自杀?”此时,我想到了我刚刚经历过的痛苦,当时我似乎也
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呢?每一个人的每一个答案,就是对这个人来说的最重
要的人生意义。弗兰克为什么会这么问?他又曾怎样生活过呢?这本书就是弗兰克讲
述自己的经历,讲述如何发明“意义治疗法”的。弗兰克曾是集中营的囚犯,漫长的
牢狱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别无他物。他的双亲、哥哥、妻子,全都在集中
营里死去了。仅剩下了他和妹妹。像这样一个丧尽一切,饱受饥寒凌虐,随时都有死
亡之虞的人,怎么会觉得人生还值得活下去。弗兰克有自己确定的人生意义。
活着,而按心理学家许金声的说法,虽然没有“生物学死亡”“社会学死亡”,却已
经“人本心理学死亡”了,跟别提“全人心理学死亡”了。
2.东方娃娃绘本版《锡制的森林》,讲述一位住在垃圾堆上的老爷爷的人生意义。
3.《割断脐带做大人》,轻工业。副标题是:“尊重父母,也勇敢地创造自我”。你
成人了吗?生理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成人,那都不算,心理学意义,人本心理学意义
上的成人,才有真正的意义。如果能真正做到“割断脐带做大人,尊重父母,也勇敢
地创造自我”,那就是真正的成人了。而很多活到八十岁的人,还没有做到。与父母
的关系的处理,确实是人生一大课题。最近在读朱迪恩·维奥斯特的《必要的丧失》
和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都讲述了这个问题。我现在处理的还不够好,但我会
处理好的。
另外,还淘到了6个瓷碟子,可以作茶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