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月入月知识七-新月判定准则

(2017-08-13 09:55:21)
标签:

新月

新月判定准则

月龄

预报新月

分类: 看月入月知识

看月入月知识七-新月判定准则

40. 预报新月初显需要哪些判定准则?

    新月显现判定准则是依据以往的新月在某时某地显现的历史记录,对月亮的各种天文参数进行计算,寻求最相关的参数项目作为预报未来新月显现的判定指标。进入二十世纪,一些天文学家对新月初显提出一些判定指标,伊里亚斯等深入研究形成系统的判定准则。现在常用的新月显现判定准则如下:

1.伊本·塔雷格(Ibn Tariq)准则:采用月高度及月迟两项指标。

2.伯如因(Bruin)准则:采用月日相对高度及月牙宽度两项指标。

3.伊里亚斯(Ilyas)准则:采用相对高度及角距或相对高度及相对方位两项指标。

4.肖凯特(Shaukat.)准则:采用日没时月高度及计算的月牙宽度两项指标。

5.格林尼治天文台(RGO 67)准则:采用日没时月高度及相对方位角两项指标。

6.雅劳泼(YALLOP)可见性等级准则:采用月日相对高度及月牙宽度两项指标。判定分四个等级:(A)肉眼易于见月,(B)在良好的大气条件下可见,(C)借助光学仪器寻月,(D)靠天文仪器并计算定位看月。

    7. 南非(SAAO)准则C:采用日没时月高度及相对方位角两项指标。判定分为肉眼易见及借助光学器具可见两个等级。

    8.  欧岱(Odeh)准则:采用地面的视弧(角距)和月牙宽度两项指标。判定分为肉眼易见,肉眼可见,借助光学仪器可见及不可见四个等级。

    41.  新月初显判定准则是怎样开发完善的?

    远在公元前500年巴比伦时代起,采用月亮超前太阳的角度来判定新月初显。八世纪到十一世纪,出现了一批穆斯林天文学家,包括雅古伯·伊本·塔里格、艾勒·白塔尼等,他们对新月初显预报探索出计算准则,编制出表格,初步形成了新月初显的天文计算体系。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天文学家依据各地实际见月的数据,通过天文计算开发了新月初显的各种判定准则。1910年,天文学家福塞灵罕推出一套新月初显预报准则,1977年天文学家弗兰·贝鲁因进行改进。1984年,穆罕默德·伊里雅斯对准则做了进一步的修定完善。1990年,北美肖凯特收集1784个观测数据再次验证提出新的判定准则。1998年雅劳泼依据格林尼治天文台积累的新月初显观测数据,按可见程度提出了初显性分级判定准则。2000年,南非天文台也提出一套判定准则。2005年,穆罕默德·欧岱应用737个观测数据(大半来于ICOP),建立一个更加准确的判定准则。现在在计算新月初显性时,可用的判定准则有13种之多。

    42. 预报新月初显需要哪些天文指标?

    为求精确判定新月初显,现在采用的指标是:

1.   月龄:看月之日,当地日没时刻与合朔(本时区)时刻之差。它是表明新月初显的大略指标,小于20小时难于见月,大于24小时通常能够见月。

2.   月迟:看月之日,月没时刻与日没时刻之差。通常取48分钟,低纬地区可稍低且常年稳定,高纬地区应稍高且随季节变动大。

3.   距角,也称角距(angular elongation):看月时,月亮对太阳的距离,即从合朔时刻到看月时月亮比太阳超前的黄经角度。角距10.511度可肉眼见月,而7.58度则需高倍望远镜才能见月。

4.   月高度:看月时,月亮在地平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5度。

5.   相对高度:看月时,月、日高度之差,即月亮在地平线上的高度与太阳落于地平线下的角度之和。例:月亮在地平线上8 度,太阳在地平线下5 度,相对高度为13 度。

6.   方位角:指阳光在水平面上投影和当地子午线间的夹角。取正南为零度,向西逐渐变大,向东逐渐变小。太阳、月亮东升约为90度,西降约为270度。日没时,太阳的方位,春分,秋分在正西方,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7.   相对方位角:看月时,月亮方位角相对太阳方位角之差。例:月亮方位角205度,太阳方位角216度,相对方位角等于-11度,月亮在太阳左上方,西偏南。

8.   月牙宽度:当角距为10.5度时,月牙宽度为0.25光分。

    43. 什么是月龄?什么是月迟?

    月龄和月迟是表明新月能否初显的古老指标。公元500年巴比伦开发出一套见月准则。当日没时,从合朔到看月时月龄大于24小时,且日没到月没间隔时间大于48分钟,(即日没时,赤经差 >12度),则能见月。

    月龄是从合朔时刻到看月时刻所经过的时间。在中国地区,初一合朔时刻越早,月龄越长,则初二、甚至初一能够见月,初一合朔时刻很晚,月龄不足,则初三才能见月。

    月迟是月没时刻比日没时刻延迟的时间。在初一,月没时刻与日没时刻几乎相同,此后月没时刻每天后延约50 分钟。当月没时刻比日没时刻延迟约48分钟以上时,新月才能初显。

44. 为什么不再用月龄来预报新月?

    由于月亮轨道是椭圆形的,月亮靠近近地点时运行较快,靠近远地点时运行较慢。月亮运行较快时月龄17个小时就能见月,而当运行较慢时,月龄23个小时才能见月。有些月份,月龄直到23个小时任何地区仍不能见月。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因素难以进行计算,如人的视力,大气条件等。对有看月经验者,月龄14小时能肉眼见月,月龄10小时用高功率望远镜能见月。对于没有看月经验者,肉眼见月应是月龄17小时,用高功率望远镜见月应是13.5小时。

    从合朔到看月时经过的月龄大于24小时,能够见月。这个准则只能用于较低的纬度,在高纬地区,数据不稳定,分散度大,上下波动。与季节也有很大关系,这使预报带有较大的不可靠性,因此不再以月龄作为新月显现的判定准则。

45. 月亮超前太阳多少度才能见月?

    角距是看月时月亮对太阳的超前距离,是判定新月初显最重要的一个参数。伊斯坦布尔‘统一希吉来历法会议’协定的寻月条件规定角距不小于8度。

    丹戎限(Danjon Limit)依据1930年前月牙观测给出的下限是7度。但是角距7度时,月亮不能把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月牙达不到可见的程度。角距低于7.5度时,望远镜也搜寻不到月牙,而7.5 ~ 8度也需高倍望远镜才能见月,角距10.5 ~ 11度才可能肉眼见月。

    上个世纪肉眼见月的记录中,1871914日 角距9.3度,那是大气污染及光污染都不存在的情况。在近代,肉眼见月的角距是10.5度,相当于月龄1721小时,但是1721小时也并不意味都能见月,还要看其它参数的满足情况。

    46. 为什么每年、每月新月初显日期变化不定?

    在天文学中,月球运动的研究从十七世纪开始,直到二十世纪初才有了比较完善的月球运行表。这是因为月球质量大,离地球又近,影响月球运动的因素很多。光月球位置就需要一千多项计算,必须依靠电子计算机来完成。

    由于影响月球运动的因素很多,过去,现在和将来,上千年的每个月份,全球各地的新月初显情况都不会相同,都必须通过精确计算才能知道。

47. 新月初显(有月)与合朔时刻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国的农历以合朔时刻来确定月首日,因此合朔时刻(北京时间)都在农历每月初一的024点。合朔时刻是天文新月生成的时刻,新月初显出现早晚与合朔时刻紧密相关,合朔时刻决定有月地区在东、西半球的位置及我国有月的程度,其大致规律:

  104点:亚洲一些地区初一有月。我国西端初一可能有月,我国初二全国有月。

  248点:欧洲、非洲及以西地区初一有月。我国初二大多全国有月。

  3816点:西半球初一开始有月,我国全国或大半地区初二有月。

  41620点:美、加及墨西哥地区初一有月,我国部分地区初二有月。

  52024点:全球初一无月,我国初二南部地区有月,北部地区无月,甚至全国无月。

    但是,某一地区新月能否初显还取决于其它许多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