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时刻表的计算与编制
(2017-08-01 10:27:20)
标签:
礼拜时刻礼拜时刻计算 |
分类: 礼拜时刻 |
礼拜时刻表的计算与编制
“····礼拜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古兰》4:103),强调了礼拜对时间的要求。随着天文学发展、钟表普及和电脑、互联网的进步,礼拜时刻表进入了科学完善的时代。我国地域广阔,目前各地大多没有按经纬度计算的当地礼拜时刻表。笔者探讨礼拜时刻表的计算与编制方法,为设计、计算及查录礼拜时刻表提供参考。
一.礼拜时刻的教法规定
晌礼从日中稍偏开始到晡礼入时结束。
晡礼开始时刻为物影比长等于日中物影比长(原影)加二倍物长(哈乃斐学派)或加一倍物长(沙斐仪学派),晡礼到日没结束。
昏礼从日没后开始到霞气消失结束。
宵礼从霞气消失开始到黎明前结束。
二.礼拜时刻的天文测量
1.
2.
在日中时刻,太阳垂直照射地面,此时物影比长最短,称为原影。随着太阳西偏,当物影比长增长到原影加二(或一)倍物长时,即为晡礼入时和晌礼出时。
3.晨光和暮光:日出前和日没后,由高空太阳散射引起天空发亮的现象,称为晨光和暮光。天文学取太阳中心在地平线下18 度时作为天文晨光始和天文暮光终时刻。这时,天空的亮度处于最低程度,目视最暗的星在黎明开始消失和在黄昏后开始可见。
教法规定的作为晨礼开始的真黎明时刻对应于天文晨光始时刻,作为宵礼开始的霞气消失时刻对应于天文暮光终时刻。
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的角度称为俯角。国外计算晨礼和宵礼开始时刻所采用的俯角值,目前有以下几种类型:
(1)卡拉奇科技大学:晨礼18 度,宵礼18 度。它符合天文晨光始和天文暮光终时刻的准确界定,是从中世纪来通常应用的俯角值,也是现在互联网上各礼拜时刻表优先采用的俯角值。
(2)世界伊斯兰联盟:晨礼18 度,宵礼17 度。和18 度相比,宵礼约提早只5~10 分钟。
(3)麦加乌姆·古兰大学:晨礼19 度,宵礼采用日没时刻加90 分钟,但斋月加120 分钟。对北回归线以南的阿拉伯地区加90 分钟也相当于18 度。
(4)埃及总穆夫提:晨礼19.5 度,宵礼17.5 度。19.5 度比18 度晨礼提早5~15 分钟,目的是保证斋戒有效。
(5)北美伊斯兰组织:晨礼15 度,宵礼15 度。其依据是:在英、美、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及加勒比海收集的真黎明和霞气消失的实测数据,换算成俯角为13.5 至14 度, 加安全系数定为15 度。目前只在北美地区被采用。
由上看出,晨礼、宵礼的时刻计算标准各国有些差异,但在时间上相差不过5至15分钟。
晨礼入时刻采用俯角18 度计算,与《中国天文年历》的天文晨光始时刻相对应。如将封斋时刻比晨礼入时刻提早10 分钟,既符合教法真黎明的天文界定,又保证斋戒的有效。
由于霞气受海拔高度、季节和气候等影响变化很大,因而红气是一种不能用天文计算来精确定量的现象。国外没有按红气消失及白气消失来分别制定的宵礼计算标准。宵礼入时刻采用俯角18 度计算,与《中国天文年历》的天文暮光终时刻相对应,符合教法白气消失的天文界定。虽然宵礼入稍晚3至10 分钟,但可确保宵礼的安全有效。这样,除东北北部及新疆北部地区外,全国85 % 的地区,宵礼入时夏季在晚8~10点之间,执行上应无困难。
对北纬48 度以北的黑河、塔河及根河地区,5~7 月份出现无黑夜的永昼现象。晨礼、宵礼时刻则采用变通的计算方法。
三.礼拜时刻的季节和地区变化规律
1.日中:是指当地正午,是当地日出、日没时刻的平均值。北京时间的12点是东经120 度子午线上某一日的日中时刻。其它地点的日中时刻,从东经120度开始,向西每减一度(约110公里)加4 分钟,向东每增一度减4 分钟。
另外,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不均匀性,每一昼夜长度有时长些,有时短些。因此,日中时刻也逐日变化,这要按天文年历‘时差表’逐日调整。
晌礼入时是以日中时刻计算的,具有随经度的地区变化和逐日的‘时差’变化。其它礼拜时刻都以日中时刻为基础,同样具有随经度的地区变化和逐日的‘时差’变化。
2.日昃:用以计算晡礼时刻的太阳西偏时间,随季节和纬度而变。这种变化由日中时刻的物影比长(原影)来体现。夏季原影短,冬季原影长。北回归线附近,原影最短,对晡礼时刻影响较小,因而南方地区晡礼时刻夏、冬季变化较小。北纬度越高,原影越长,对晡礼时刻影响越大,因而北方地区晡礼时刻夏、冬季差别很大。
3.日出和日没:日出、日没对日中时刻的时间间隔随季节和纬度而变。春分和秋分,昼夜相等,日出、日没对日中时刻的时间间隔南、北方差别很小。冬至昼短夜长,北纬度越高,日出越晚,日没越早。夏至昼长夜短,北纬度越高,日出越早,日没越晚。
3.
四.礼拜时刻的数学计算
(一)计算参数:
与日期有关的:(1)太阳赤纬δ: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点与地球赤道所夹的圆心角。全年在23.45°至 -23.45°之间逐日变化.(2)时差η: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之差,在 +16 至 -14 分钟之间逐日变化。上述二参数,由《中国天文年厉》查取,不同年份相同日期的数值有微小变化,使用时可略。
与地点有关的:北纬φ及东经λ,大中城市可查现成数据,其它市县从中国地图量取,取小数点一位即可。
与太阳位置有关的:
1.日出、日没时刻太阳高度角
2.晨礼入、宵礼入时刻太阳高度角
3.晡礼入时刻太阳高度角,须逐日计算:
(1)日中时刻太阳高度角
(2)日中物影比长
(3)晡礼入时刻物影比长
(4)晡礼入时刻太阳高度角
(二)计算公式及步骤:礼拜时刻是依据一日之中太阳相对于日中的偏转时角来计算的。
1.计算偏转时角
2.换为偏转时间
3.由日中真太阳时 12h00 减、加偏转时间得礼拜时刻的真太阳时,
4.真太阳时减时差η得礼拜时刻平太阳时,
5.平太阳时加经度订正值 ν= 24(120 –λ)/ 360 ,得北京标准时。
五.礼拜时刻表的编制
礼拜时刻表是一项精细的天文计算,有关编制及使用事项考虑如下:
2.日期设置:由于礼拜时刻逐日变化速度很慢,平均每天变化0.5~1.5 分钟,不一定每日每番都查看时刻。再者,依据礼拜时刻的变化规律,春、秋变化最快,日期间隔安排3~4天,冬、夏变化最慢,日期间隔安排7~8天,这样,可设计成单页72 天的简明时刻表。以此为基础,也可扩展为365 天的时刻表。
3.参数选定:(1)日出、日没采用太阳俯角0°50ˊ计算,与《中国天文年历》时刻吻合。(2)晡礼在我国可只计算原影加二倍一种时刻。(3)晨礼、宵礼按俯角18 度计算。
4.安全系数:由于天文参数逐年有微细变化,大气折射、气候及海拔高度影响日出、日没及晨光、暮光,礼拜地点与计算地点经纬度有差异,时刻计算有舍入误差,执行时有钟表指示误差及看表误差;为保证实际礼拜及封、开斋时刻的准确有效,表后应注明:封斋在晨礼入前10分钟,晨礼出在日出前5 分钟,晌礼入在日中后5 分钟,昏礼入及开斋在日没后5分钟,其它入时也应适当后延,出时适当提早。
5.高度修正:山地、丘陵对日出、日没时刻有影响。根据我国山地实际情况,参照有关数据,拟出一个简单的修正方法:“山顶、山坡相对于当地平地的高度,在300~1000 米之间,日出时刻减3~7 分钟,日没时刻加3~7 分钟。”注明于表后,由当地自行掌握。
随着电脑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礼拜时刻表达到了设计完善,计算快捷,传输方便和功能齐备的地步。现在国外网站有多种礼拜时刻表可供查录下载,使用时应摸清其计算标准,并注意上述几点考虑事项。同时,希望有志趣者共同协作,编制一套中国礼拜时刻表程序软件,为全国千百个市县打印当地的礼拜时刻表。
感谢国内外教友的帮助,让我们共得安拉的回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资料:
1.
2.
3.
http://www.moonsighting.com/faqs.html
4.
5.

加载中…